中医学和中药学虽同属中医药学范畴,但中药学侧重于药物本身的特性与应用研究;中医学则属于医学科学范畴,以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为核心。至于哪个专业更好,它们都是好的专业,怎么选就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职业规划了。
中医学和中药学是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它们在研究内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就业方向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下面赶考生高考网就带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两个专业的不同之处。
一、中医学和中药学专业概述
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它具有独特的哲学和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完善和提高,逐步形成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疗法多样且疗效卓著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
中药学是一个专业面较宽的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专业知识面宽、适应性较强,能从事中药研究、品质鉴定、中药制药质量检查、调剂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二、中医学和中药学专业的区别
区别1:核心定义与研究对象不同
中医学以“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疾病防治” 为核心,是研究如何通过中医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诊断方法(望闻问切)、治疗手段(中药、针灸、推拿等)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学科。研究对象是 “人”,关注人体在生理、病理状态下的整体变化,以及如何通过综合手段调节失衡状态。
中药学以“中药的来源、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 为核心,是研究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的采集加工、炮制制剂、药性理论(四气五味、归经)、配伍规律(君臣佐使)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学科。研究对象是 “药”,关注药物本身的特性、质量控制及如何通过药物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效果。
区别2:研究内容不同
中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中医角度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调节人体五脏六腑等。例如:把脉诊断病情,药物外敷化瘀,针灸、拔罐、艾灸等非药物疗法治疗,中药药方的制定,板蓝根冲剂等中药制剂的研发等。
中药学主要研究中医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毒理学、中药研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中药鉴定、中药分析、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制备、中药配药等。例如:牛黄清心丸等中成药的成分分析,软膏、药丸、糖浆等中药制剂的研发,川乌、草乌等中药进行炮制降毒,根据中药药方进行配药、抓药、煎药等。
区别3:课程设置不同
中医学开设的课程:《病理解剖学》、《方剂学》、《温病学》、《黄帝内经》、《医古文》、《中医儿科学》、《中药炮制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推拿治疗学》;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骨伤、养生、英语、康复医学、全科医生、针灸推拿、中医临床、美容与康复、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开设的课程:《方剂学》、《药理学》、《中药炮制学》、《药物合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温病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学》;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保健食品、中药分析、临床中药学。
区别4:培养目标不同
中医学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 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中药学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 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 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 作的专业人才。
区别5:就业方向不同
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各级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养生保健机构担任中医理疗师等。
中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可在中药生产企业、药品检验机构、医院药房等单位,从事中药生产、质量控制、药品检验和临床药学等工作,也能在药品经营企业从事中药采购、销售、养护等工作。
三、中医学和中药学专业哪个好
中医学和中药学都是好的专业,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就业前景都较好。至于哪个更好,这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职业规划:
中医学专业在临床医疗领域优势突出,若想成为中医医师,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该专业是更好的选择。中药学专业在中药产业相关领域就业面较广,对中药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感兴趣,选择中药学专业更为合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