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农科专业有12个,分别为:生物育种科学、生物育种技术、土地科学与技术、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生态修复学、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兽医公共卫生、乡村治理、全球农业发展治理。
为了加快新农科建设,引导涉农高校深化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教育部制定了《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意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推动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做准备。
12个新农科专业
据了解,新农科的建设将在以下几个领域展开:
1、粮食安全领域,建设(增设)三个专业:生物育种科学、生物育种技术、土地科学与技术
2、生态文明领域,建设(增设)三个专业: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生态修复学、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
3、智慧农业领域,建设(增设)两个专业: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4、营养与健康领域,建设(增设)两个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兽医公共卫生
5、乡村发展领域,建设(增设)两个专业:乡村治理、全球农业发展治理
要强调的是,尽管叫新农科,但这十二个本科专业,都属于农学门类,学制四年,毕业生被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下面给大家重点介绍几个新农科专业,一起来了解。
01 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专业是农业科技与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专业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得农业生产过程更为科学高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由于专业注重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课程涵盖也较广,涉及农业科学、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例如作物生产学、大数据框架与模式、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生物统计学、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模式识别、农业遥感、物联网工程、农业推广学等。
就业方向: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农业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毕业生可以在农业科技公司、农业研究机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单位从事智慧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工作;也可以在农业园区、农场等农业生产一线从事智慧农业技术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开设院校:
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设了智慧农业专业,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扬州大学等。
这些高校在农业领域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
02 土地科学与技术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它以地学研究为基础,融合了自然科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以及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这一学科不仅关注土地的调查、监测、评价和规划等基础理论,还涉及到土地的利用、保护、登记、整治和管理等实际操作层面。
就业方向:
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视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个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政府机构,也可以在房地产企业、勘测设计院等企业从事土地调查、评价、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前景是乐观的。
开设院校:
我国开设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包括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
这些院校为有志于从事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利用和保护等工作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03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农业生产正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应运而生,专业属于新农科工程类专业,它集机械工程、农业工程、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本专业不仅是传统农业机械的升级改造,更引入了前沿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的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机械原理、农学基础、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无线传感与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农业机器人与作业系统、农业智能生产系统等。
由于课程比较复杂,所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基础,同时对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
就业方向:
随着农业智能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大。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可以在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科研单位、国家机关和高等院校从事相关工作,还可以在农业装备领域的设计、制造、管理、科研、教学和试验鉴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