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学费和住宿费多少钱一年
山西医科大学今年新生学费标准:专业不同收费不同,最低4950元/年,个别专业最高5600元/年,贫困生可优先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国家和本校奖学金、勤工俭学、学费减免等;住宿费标准:宿舍分为四人间和六人间,每生1000-2000元左右/学年,到校后会按实际所住宿舍标准收取。
关于2024年山西医科大学各专业最新收费标准、食宿条件、贫困学生助学与学费减免政策、奖学金政策、学费是否可以缓交、以及学费什么时候交、怎么交等详细问题,请参考如下2024年山西医科大学学费收费明细表及收费解答。
一、山西医科大学学费标准2024
1、山西医科大学各专业收费明细
序号 | 专业名称 | 本/专科 | 学费 | |
---|---|---|---|---|
1 | 临床医学 | 本一B | 5480元/年 | |
2 | 麻醉学 | 本二A | 5400元/年 | |
3 | 医学影像学 | 本二A | 5480元/年 | |
4 | 眼视光医学 | 本二A | 5400元/年 | |
5 | 精神医学 | 本一A | 5600元/年 | |
6 | 儿科学 | 本一A | 5600元/年 | |
7 | 口腔医学 | 本二A | 5480元/年 | |
8 | 运动康复 | 本一B | 5100元/年 | |
9 |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工程)) | 本一B | 5520元/年 | |
10 | 生物制药 | 本一B | 5500元/年 | |
11 | 基础医学 | 本一B | 5600元/年 | |
12 | 预防医学 | 本二A | 5400元/年 | |
13 | 药学 | 本二A | 5400元/年 | |
14 | 临床药学 | 本一B | 5600元/年 | |
15 | 中药学 | 本一B | 5600元/年 | |
16 | 法医学 | 本一B | 5600元/年 | |
17 | 医学检验技术 | 本二A | 5400元/年 | |
18 | 医学实验技术 | 本二A | 5400元/年 | |
19 | 医学影像技术 | 本二A | 5400元/年 | |
20 | 眼视光学 | 本二A | 5400元/年 | |
21 | 康复治疗学 | 本二A | 5400元/年 | |
22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本一B | 5600元/年 | |
23 | 智能医学工程 | 本一B | 5600元/年 | |
24 | 护理学 | 本二A | 5400元/年 | |
25 | 助产学 | 本二A | 5400元/年 | |
26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本二A | 4950元/年 | |
2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方向)) | 本二A | 5100元/年 | |
28 | 社会工作 | 本二A | 5100元/年 | |
29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 本二A | 5100元/年 | |
数据来自赶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平台: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山西医科大学住宿费标准
山西医科大学宿舍分为四人间和六人间,统一的公寓化管理,住宿费每生1000-2000元左右/学年(按实际所住宿舍标准收取),水电收费需到校办卡充值。具体请咨询山西医科大学招生办。
二、其它收费问题
1.山西医科大学学费是一年一交还是一学期一交?
山西医科大学学费是学年制,一年一交,一般在每年的秋季开学时交费。
2.家庭贫困的学生学费可以晚点交吗?
原则上不可以缓交,若是家庭实际困难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勤工俭学、部分减免等帮扶,山西医科大学不会让任何一位我校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具体请咨询山西医科大学招生办。
3.山西医科大学奖学金、助学金政策
学校设有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基金等。
1、国家奖学金,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金额为8000元/年;
2、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金额为5000元/年。
3、学校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奖,用于优秀学生奖励,金额不等。
4、国家助学贷款:凡被我校录取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均可在生源所在地申请生源地贷款。
5、国家助学金:资助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资助标准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
4、山西医科大学学费怎么交?
一般可以通过山西医科大学公众号、银行代扣、银行柜台四种方式缴费。提醒各位入学新生提前办理指定的银行卡,方便缴费,具体请咨询山西医科大学招生办。
三、山西医科大学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理学实验室、煤炭环境致病与防治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尘肺病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泌尿外科学、中医护理学、骨科学、肾病学、普通外科学、老年病学、急诊医学、风湿免疫学、护理学、病理学、眼科学、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各类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5个;各类省级重点教学科研平台59个。现有4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种医学、生物学。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应用心理、社会工作、图书情报。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希腊、瑞士等国家的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了“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海外培养计划”,开展了“硕士研究生 1+1+1 联合培养”等项目;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国际科研合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