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各专业2024年在辽宁招生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1、物理类:(本科批)勘查技术与工程604分(位次13524),安全工程613分(位次11122),机械类623分(位次8697),新能源科学与工程628分(位次7564)。
2、历史类:(本科批)英语598分(位次2076),思想政治教育604分(位次1740)。
更多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表,或通过赶考生AI模拟志愿助手查询。
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一览表
1、物理类
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辽宁物理类本科批共招生24个专业,涵盖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热门专业,具体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
学校 | 省市 | 科类 | 批次 | 专业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604 | 1352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资源勘查工程 | 606 | 12990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610 | 11919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应用化学 | 610 | 11919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12 | 1141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安全工程 | 613 | 1112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工商管理类 | 614 | 1089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化工与制药类 | 614 | 1089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617 | 10100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海洋油气工程 | 617 | 10100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17 | 10100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经济学类 | 618 | 9855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数学类 | 620 | 938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石油工程 | 621 | 913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油气储运工程 | 622 | 8928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机械类 | 623 | 8697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625 | 824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碳储科学与工程 | 625 | 824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626 | 800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628 | 756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自动化 | 629 | 737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 | 630 | 717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人工智能 | 631 | 699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32 | 6770 |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物理类中表现最为突出,录取分数线高达632分,显示出较高的报考热度。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则为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分数线为604分,报考意愿相对较低。
2、历史类
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辽宁历史类本科批共招生2个专业,具体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
学校 | 省市 | 科类 | 批次 | 专业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 | 英语 | 598 | 207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 | 思想政治教育 | 604 | 1740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604分的录取分数线成为历史类中分数最高的专业,显示出较高的考生认可度。英语专业则以598分成为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报考相对较冷门。
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以清华大学化工系、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了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部分师资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学校一校两地办学,北京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占地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被誉为“石油之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占地7000余亩。
开放办学,融通中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聚焦价值和贡献,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建设、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能力。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等能源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全面战略合作,与多地共建联合研究院,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积极融入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培育壮大“新产业集群”,在北京市未来科技城“能源谷”建设的联合研究院入选中国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积极构建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倡议并发起成立世界能源大学联盟,5大洲17个国家的33所能源领域高校参与其中,当选“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高校(青年)工作组组长单位,全球首个“碳中和与气候变化驱动绿色转型”教席,金砖国家青年能源峰会暨国际能源青年大会被写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北京宣言》,入选北京市首批“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成为全球能源教育合作的积极引领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