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中南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中南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中南大学在湖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南大学
2025年湖北高考考生要想上中南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605分左右(位次170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613分左右(位次11798名左右)。
1、2024年中南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00分(位次2176),物理类为606分(位次14934)。
2、2023年中南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03分(位次1852),物理类为609分(位次15469)。
3、2022年中南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91分(位次2007),物理类为577分(位次16053)。
注:以上只是湖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中南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中南大学在湖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600 | 2176 | 432 |
2024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604 | 1853 | 432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603 | 1852 | 426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607 | 1556 | 426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91 | 2007 | 435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97 | 1553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06 | 14934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11 | 12932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21 | 9357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28 | 7356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31 | 6509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48 | 3033 | 437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09 | 15469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09 | 15469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27 | 9126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35 | 6817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37 | 6305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39 | 5814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57 | 2377 | 424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77 | 16053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77 | 16053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88 | 11845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94 | 9856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04 | 7089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08 | 6096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11 | 5417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33 | 2118 | 4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南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中南大学简介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设有30个二级学院,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
中南大学历经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