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四川高考文科571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7-12 11:06:12

2025年四川高考文科考生57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7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四川文科57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四川高考文科571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四川高考文科57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四川高考文科57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四川大学(公办)、河海大学(公办)、南京农业大学(公办)、北京语言大学(公办)、辽宁大学(公办),一共212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四川高考文史类57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四川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71分的院校一共有12所。其中公办院校12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四川大学(美术类专业)公办文科本一571/5117
2024河海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71/5117
2024南京农业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71/5117
2023武汉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公办文科本一571/4971
2023北京语言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71/4971
2023广西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71/4971
2022南京邮电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71/6572
2022东北师范大学(中外合作)公办文科本一571/6572
202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外合作)公办文科本一571/6572
在四川文科57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四川高考文科57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四川高考文科57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河海大学简介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建设以及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2464亩。

学校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校之一。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世界排名前1‰。在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保持领先。学校共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共有73个本科专业。

2、南京农业大学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王春春,校长陈发棣。

南京农业大学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肉品质量控制与新资源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14个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到位科研经费90亿元,获得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0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主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四次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帮扶)十大典型项目;连续四年获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成效考核最高等级—“好”等级。

3、广西大学简介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2.14万余亩,其中,本校区面积4550.7亩,广西亚热带农科新城(农林动科研教学实验基地)1.69万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下设26个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167人、全日制研究生15149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452人,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生883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12869人。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360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5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27人,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5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2人。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