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高考物理类考生47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7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福建物理类47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福建高考物理类47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福建高考物理类47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吉林财经大学(公办)、山东女子学院(公办)、齐齐哈尔大学(公办)、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公办)、周口师范学院(公办),一共38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福建高考物理类录取线为474分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3-2021年各大学在福建省(物理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74分的院校一共有42所。其中公办院校36所,民办院校6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4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3 | 吉林财经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74/71825 |
2023 | 山东女子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74/71825 |
2023 | 齐齐哈尔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74/71825 |
2022 | 江西农业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74/67180 |
2022 | 乐山师范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74/67180 |
2022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74/67180 |
2021 | 河北金融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74/66258 |
2021 | 潍坊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74/66258 |
2021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74/66258 |
在福建物理类47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福建高考物理类47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福建高考物理类47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吉林财经大学简介
吉林财经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建设的学校。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与国境外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新加坡、法国、白俄罗斯、瑞典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55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是“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创始高校之一,“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和“促进与俄乌白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实施院校。1999年开启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目前与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合作举办会计、金融和电子商务专业3个本科办学项目。与海外友好高校共同设计开发学生学位项目及交流交换项目50多个,项目交流涵盖澳大利亚、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专业范围实现全覆盖。学校长期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吉林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资格院校。
2、齐齐哈尔大学简介
齐齐哈尔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嫩江之滨闻名遐迩的丹顶鹤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学校是黑龙江省属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全国文明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一期)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以“养正毓德、精存自生”校训、“大爱、大道、大学”校风、“为人、为学、为师”教风、“致知、致用、致远”学风为核心的齐大精神,自2011年起连续四届获批“全国文明单位”殊荣,获教育部指派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巡演,校地合作成功打造的大型风情音画《达斡尔人》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等十一项大奖,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全省高等学校师德先进集体”等荣誉,在区域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引领力量。
3、潍坊学院简介
潍坊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山东潍坊。学校是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省文明校园,是省教育厅与潍坊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被确定为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教育改革试验区首批试点建设的省教师教育基地、国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