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淮阴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淮阴师范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江苏(本省):
淮阴师范学院2024年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68分、历史类480分。
在外省(市):
1、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90分、历史类444分。
2、在湖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85分、历史类486分。
3、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569分。
4、在四川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22分、历史类522分。
5、在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316分。
二、淮阴师范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08 | 465 | 43 |
历史类 | 530 | 462 | 68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487 | 431 | 56 |
物理类 | 519 | 449 | 70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461 | 370 | 91 |
历史类 | 473 | 421 | 52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65 | 371 | 94 |
历史类 | 468 | 400 | 68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29 | 380 | 49 |
历史类 | 448 | 442 | 6 | |
河北(本科) | 历史类 | 484 | 449 | 35 |
物理类 | 499 | 448 | 51 |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90 | 396 | 94 |
文科 | 444 | 428 | 16 |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38 | 360 | 78 |
历史类 | 475 | 410 | 65 |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485 | 437 | 48 |
历史类 | 486 | 432 | 54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60 | 422 | 38 |
历史类 | 460 | 438 | 22 | |
江西(本科) | 历史类 | 513 | 463 | 50 |
物理类 | 516 | 448 | 68 | |
吉林(本科) | 物理类 | 491 | 345 | 146 |
历史类 | 493 | 369 | 124 |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468 | 462 | 6 |
历史类 | 480 | 478 | 2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64 | 444 | 20 |
山西(本二A) | 理科 | 442 | 418 | 24 |
文科 | 446 | 446 | 0 |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437 | 403 | 34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22 | 459 | 63 |
文科 | 522 | 457 | 65 | |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 | 文科 | 316 | 304 | 12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63 | 420 | 43 |
文科 | 513 | 480 | 33 |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69 | 492 | 77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淮阴师范学院简介
淮阴师范学院坐落于风景旖旎、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周恩来总理故乡江苏省淮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等学府。
学校目前拥有长江路、交通路两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校舍面积63万平方米。设有20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学校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2007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4年作为省内三所试点评估高校之一,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11个,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9个;1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全国首个师范专业认证试点,迈出了我国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改革的第一步。建有省重点产业学院1个,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2个,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项目2个;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1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等68门。立项省级以上教育教改课题项目68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73项;获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省级精品教材、省级重点立项建设教材等63部。学生屡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大赛中披金斩银。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持续保持稳定,就业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