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中国民航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中国民航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中国民航大学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国民航大学
2025年广东高考考生要想上中国民航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48分左右(位次1528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52分左右(位次67900名左右)。
1、2024年中国民航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4分(位次17008),物理类为550分(位次71000)。
2、2023年中国民航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7分(位次16297),物理类为551分(位次73217)。
3、2022年中国民航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2分(位次15975),物理类为544分(位次78542)。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中国民航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中国民航大学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44 | 17008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49 | 15088 | 428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47 | 16297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49 | 15455 | 433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42 | 15975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43 | 15597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44 | 15165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64 | 7945 | 43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0 | 71000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2 | 67555 | 442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1 | 73217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1 | 73524 | 439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4 | 78542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4 | 78172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6 | 76079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60 | 59032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61 | 57902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67 | 50635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民航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中国民航大学简介
中国民航大学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是一所工、管、理、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行业性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学校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民用航空局第二民航学校,1981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6年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学校的发展一直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建校伊始,由毛泽东主席任命方槐将军为校长,周恩来总理选定校址。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建校六十周年校庆大会。202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向建校七十周年校庆大会发来书面致辞。
建校以来,学校立足民航、服务社会、面向世界,秉承“建民航、兴民航、强民航”之初心,“忠诚、爱国、奋斗”之家国情怀,“明德至善、弘毅兴邦”之校训精神,“严实向上”之校风,“崇德崇严、立学立人”之教风,“笃学、精博、严谨、创新”之学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