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考生多少分能上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贵州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1、2024年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贵州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30分(位次48175),物理类为375分(位次159016)。
2、2023年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贵州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02分(位次85768),物理类为366分(位次139929)。
3、2022年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贵州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4分(位次60665),物理类为334分(位次155534)。
注:以上只是贵州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贵州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历史类) | 专科 | 430 | 48175 | 180 |
2023 | 贵州(历史类) | 专科 | 402 | 85768 | 180 |
2023 | 贵州(历史类) | 专科 | 470 | 46259 | 180 |
2022 | 贵州(历史类) | 专科 | 444 | 60665 | 180 |
2022 | 贵州(历史类) | 专科 | 459 | 51733 | 18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物理类) | 专科 | 375 | 159016 | 180 |
2023 | 贵州(物理类) | 专科 | 366 | 139929 | 180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专科 | 334 | 155534 | 180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专科 | 349 | 141997 | 18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简介
学校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85年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院,正厅级建制。建院之初,学院名广东省科技干部进修学院,主要承担广东省科技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被科技部称誉为“地方继续教育的一颗明珠”。1989年更名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1996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举办普通高职教育的院校之一。2001年与珠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珠海校区。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等学院,并继续承担科技干部培训的任务。2007年学校从广东省科技厅整建制划转广东省教育厅管理。
学校于2008年12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0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3月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7月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确定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校。2016年11月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7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0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2年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6年被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荣誉称号。2016、2017、2018连续三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18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2019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2021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2022年入选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2023年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标杆学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招生“进口”旺,现每年面向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左右,广东省录取的新生均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和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开展中高职衔接、自主招生、现代学徒制等多形式分类招生,以及本专科协同育人试点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出口”畅,总体就业率均达98%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