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考生多少分能上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在辽宁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辽宁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1、2024年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在辽宁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29分(位次35798),物理类为310分(位次136221)。
2、2023年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在辽宁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62分(位次38368),物理类为194分(位次141118)。
3、2022年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在辽宁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71分(位次37621),物理类为382分(位次99364)。
注:以上只是辽宁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在辽宁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辽宁(历史类) | 专科 | 329 | 35798 | 150 |
2023 | 辽宁(历史类) | 专科 | 362 | 38368 | 150 |
2022 | 辽宁(历史类) | 专科 | 371 | 37621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辽宁(物理类) | 专科 | 310 | 136221 | 150 |
2023 | 辽宁(物理类) | 专科 | 194 | 141118 | 150 |
2022 | 辽宁(物理类) | 专科 | 382 | 99364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辽宁高考多少分能上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山东省“3+2”专本贯通培养试点院校、教育部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单位、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副主任委员单位。建校以来,传承发扬“兼爱至善 笃学励能”校训精神,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现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拥有馆藏图书资料80余万册,教学实训设备资产约2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近5亿元。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来自山东、黑龙江、广东、江苏、内蒙古、四川等18个省份。先后获得山东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人社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光明日报》《学习时报》《山东教育报》等官媒多次刊文报道学校产教融合、师资建设和立德树人的典型案例。
学校坚持教学中心、育人核心,坚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德育内容体系、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考核体系,构建完善“十大育人”格局。深入开展“卓越匠心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卓越匠心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打造全国匠心文化新高地,塑造“德厚技高能强”人才特色。“大思政课”深入推进,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实施“卓越工匠”培养计划,打造工匠品牌,近年来获得综合类技能大赛国家二等奖以上7项、省级一等奖5项、2023年还实现了国赛一等奖、“金砖职赛”一等奖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承办资格的突破;行赛国家级一等奖及以上17项,“技能兴鲁”竞赛一等奖30余项。大学生文化节、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品牌活动精彩纷呈,获得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3项和山东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多个学生实践团荣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扎实推进“发展型”学生奖助体系改革,“奖、贷、勤、补、助、减”一系列奖助措施完善,多位同学获得“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毕业生倪玉浩被评选为“齐鲁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学校团委被评为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关工委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先进集体。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集高职教育、中职教育、技工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于一体的“一校四牌”办学特色,即“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滕州高级技工学校、滕州开放大学”,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一体化管理,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开放大学二级管理,办学资源共享。目前,基于“一校四牌”的“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本科,中技与高技、高技与技师”纵向贯通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中职与中技,高职与高技(预备技师)”横向融通培养基础逐步夯实,高职、中职、技工、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五位一体”发展战略逐步明晰。“实施‘以群建院’, 推进二级学院从教学单位向办学单位转变,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动车组’模式”典型工作案例被大众网刊文报道。每年近60个项目的培训和评价达1.6万余人次、人民日报、齐鲁网等官媒先后报道了服务地方产业升级改造的特色做法。扎实推进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等战略合作,作为牵头单位启动建设中国—刚果(金)职业技术学院洛钼校区,参与建设中国-缅甸职业技术学院万宝矿产校区。山东国际交流协会授予学校先进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