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考生多少分能上重庆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重庆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重庆大学在江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大学
2025年江西高考考生要想上重庆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612分左右(位次1155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29分左右(位次56513名左右)。
1、2024年重庆大学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4分(位次3664),物理类为595分(位次12941)。
2、2023年重庆大学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07分(位次1071),物理类为526分(位次47410)。
3、2022年重庆大学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94分(位次903),物理类为585分(位次8392)。
注:以上只是江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重庆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重庆大学在江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584 | 3664 | 463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609 | 1359 | 463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617 | 886 | 463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本一 | 607 | 1071 | 533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本一 | 611 | 893 | 533 |
2022 | 江西(历史类) | 本一 | 594 | 903 | 5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95 | 12941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606 | 8851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609 | 8148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617 | 5837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620 | 5304 | 448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526 | 47410 | 518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600 | 9224 | 518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618 | 5178 | 518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585 | 8392 | 509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597 | 5449 | 5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重庆大学简介
重庆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29年,提出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愿景,到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文理工商法医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恢复调整和改革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98年获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不懈奋进。
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已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各类国际合作平台近20个。创新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推进研究生全球学术课程、全球学术前沿学科系列讲座项目,鼓励支持师生出国(境)访学交流,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致力于中华文化推广,设有泰国勿洞孔子学院、意大利比萨孔子学院、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孔子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积极打造“留学重大”品牌,建成全英文授课硕博项目45个、全英文授课课程300余门。
学校以“扎根巴渝大地、服务重庆发展”为己任,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发挥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而奋斗。与重庆市政府共同启动筹建重庆实验室、共建长江生态环境联合研究生院。与重庆30多个区县持续深化合作,共建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国际联合研究院、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气球平台微波垂直传能试验验证平台、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等。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着力打造成渝科教创新共同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