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考生多少分能上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新疆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2025年新疆高考考生要想上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批:文科预估需361分左右(位次8410名左右),理科预估需305分左右(位次33911名左右)。专科批:文科预估需174分左右,理科预估需211分左右(位次47714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305分(位次14080),理科为274分(位次39855)。
2、2023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358分(位次13305),理科为303分(位次36453)。
3、2022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345分(位次12471),理科为305分(位次36223)。
【专科批】
1、2024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新疆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183分(位次22679),理科为165分(位次49602)。
2、2023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新疆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170分(位次25759),理科为207分(位次48102)。
3、2022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新疆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144分(位次26417),理科为195分(位次49491)。
注:以上只是新疆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新疆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新疆(文科) | 本二 | 305 | 14080 | 304 |
2024 | 新疆(文科) | 专科 | 183 | 22679 | 140 |
2023 | 新疆(文科) | 本二 | 358 | 13305 | 354 |
2023 | 新疆(文科) | 专科 | 170 | 25759 | 140 |
2022 | 新疆(文科) | 本二 | 345 | 12471 | 334 |
2022 | 新疆(文科) | 专科 | 144 | 26417 | 14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新疆(理科) | 本二 | 274 | 39855 | 262 |
2024 | 新疆(理科) | 专科 | 165 | 49602 | 140 |
2023 | 新疆(理科) | 本二 | 303 | 36453 | 285 |
2023 | 新疆(理科) | 专科 | 207 | 48102 | 140 |
2022 | 新疆(理科) | 本二 | 305 | 36223 | 290 |
2022 | 新疆(理科) | 专科 | 195 | 49491 | 14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简介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坐落于西安市西咸新区,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于1997年由步长制药投资创办,原名陕西国际商贸专修学院,2002年更名为陕西国际商贸职业学院,2008年升本后定名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12年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获批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单位。学校先后获评“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等荣誉称号。
学校设有14个教学单位,33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形成以医(药)为主,多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在校生20000余人,教职工100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青年创新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
面向未来,学校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精诚仁爱、革新图强”的商院精神,坚守中华传统医学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方向,构建强商兴药、多科融合的中医药国际化教育模式,赓续文化传承,厚植文化自信,深耕办学特色,凝练育人品牌,争取早日建成专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