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华北理工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华北理工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华北理工大学在陕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陕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华北理工大学
2025年陕西高考考生要想上华北理工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4分左右(位次1536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40分左右(位次85403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2分左右(位次2225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61分左右(位次137307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华北理工大学在陕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5分(位次15154),物理类为466分(位次67450)。
2、2023年华北理工大学在陕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1分(位次16744),物理类为438分(位次65372)。
3、2022年华北理工大学在陕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0分(位次15903),物理类为443分(位次64948)。
【专科批】
1、2023年华北理工大学在陕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8分(位次24922),物理类为360分(位次118524)。
2、2022年华北理工大学在陕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8分(位次28642),物理类为404分(位次93063)。
注:以上只是陕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华北理工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华北理工大学在陕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陕西(历史类) | 本二 | 485 | 15154 | 397 |
2023 | 陕西(历史类) | 本二 | 481 | 16744 | 403 |
2023 | 陕西(历史类) | 专科 | 458 | 24922 | 150 |
2022 | 陕西(历史类) | 本二 | 480 | 15903 | 400 |
2022 | 陕西(历史类) | 专科 | 448 | 28642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陕西(物理类) | 本二 | 466 | 67450 | 372 |
2023 | 陕西(物理类) | 本二 | 438 | 65372 | 336 |
2023 | 陕西(物理类) | 专科 | 360 | 118524 | 150 |
2022 | 陕西(物理类) | 本二 | 443 | 64948 | 344 |
2022 | 陕西(物理类) | 专科 | 404 | 93063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华北理工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华北理工大学简介
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文、理、经、管、法、艺、教等多科性协调发展,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等教育层次和类别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省重点支持的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北省文明校园。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48240余人,其中本科生3595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980余人、专科生6000余人、留学生310余人。学校设有19个管理机构,30个教学机构,6个教辅机构和8个直属机构。2016年8月,学校占地4500亩、总建筑面积103.56万㎡的国内一流现代化智慧校园正式启用,建有一流的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CAD中心、计算中心、电教中心和网络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图书馆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拥有纸质藏书30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5个,数据存储量达96.5TB。学校主办有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类等5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2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学校拥有隶属附属医院和非隶属附属医院13家。
坚持“基础研究顶天、应用开发立地、创新实践树人”的工作理念。近十年,学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71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88项,年均到款科研经费近亿元;学校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高品质钢生产技术、职业卫生与安全、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采与利用、生物分子组学、工业机器人研发等领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之中,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产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成果,确立了4项行业标准,基因组信息学团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杂志上发表国际性高水平论文50余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