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考生多少分能上河南理工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河南理工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河南理工大学在福建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福建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南理工大学
2025年福建新高考考生要想上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98分左右(位次1283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04分左右(位次71464名左右)。
1、2024年河南理工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00分(位次12465),理科为531分(位次53005)。
2、2023年河南理工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01分(位次13167),理科为499分(位次56003)。
3、2022年河南理工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18分(位次13603),理科为502分(位次50941)。
注:以上只是福建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河南理工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河南理工大学在福建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00 | 12465 | 431 |
2023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01 | 13167 | 453 |
2023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11 | 11333 | 453 |
2022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18 | 13603 | 468 |
2022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29 | 10874 | 46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31 | 53005 | 449 |
2024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40 | 47105 | 449 |
2024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47 | 42693 | 449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499 | 56003 | 431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12 | 48455 | 431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20 | 44116 | 431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23 | 42498 | 431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02 | 50941 | 428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15 | 43794 | 428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16 | 43287 | 428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20 | 41181 | 42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南理工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河南理工大学简介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学(简称“河南理工”;英文: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HPU”)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黄河之滨、太行之阳的焦作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校历经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简称“焦作矿院”;英文:Jiaozuo Mining Institute,英文简称“JMI”)和焦作工学院(简称“焦工”;英文: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文简称“JIT”)等重要历史时期,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3367人,其中高级职称1320人,具有博士学位1468人。两院院士7人(含双聘),国外院士5人,国家级人才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省特聘教授、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等200余人,建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47个。
学校工科优势突出,安全、地矿、应急学科特色鲜明,理学、经管、人文、医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地球科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1.8‰,材料科学、化学进入5‰;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2个学科入选河南省高校“双一流”创建工程;矿业工程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前20强;建有5个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3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建成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具有硕士学位推免权,并实施本硕、硕博连读人才培养,入选“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获批全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有12个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8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30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75项;获得120项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誉称“小城办大学的典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