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考生多少分能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江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2025年江西高考考生要想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08分左右(位次2745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68分左右(位次126843名左右)。
1、2024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6分(位次28331),物理类为481分(位次109965)。
2、2023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4分(位次29829),物理类为466分(位次107269)。
3、2022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2分(位次30104),物理类为462分(位次102828)。
注:以上只是江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江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506 | 28331 | 463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533 | 15896 | 463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542 | 12773 | 463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504 | 29829 | 472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531 | 15879 | 472 |
2022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502 | 30104 | 472 |
2022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528 | 15023 | 47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481 | 109965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10 | 75435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13 | 72618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25 | 60187 | 448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66 | 107269 | 445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503 | 67294 | 445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62 | 102828 | 440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96 | 65049 | 44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简介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育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和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为鲜明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肇始于1954年成立的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1973年更名为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合并组建为重庆教育学院,2012年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获批重庆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学校共有12个二级学院,在校本科学生1.6万余人。拥有45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南山和学府大道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21.4亩,建筑面积42.14万平方米。办学70年来,学校秉承“锲而不舍 止于至善”的校训和“负重自强 创新求真”的校风,面向0~12岁儿童布局学科专业,坚持做优做特师范教育,做大做强非师范教育,形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和重庆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定位。
坚持开放办校,加快合作共享。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80多所国(境)外教育机构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推进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新帕尔兹分校、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招收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别来华留学生,积极开展国际中文教育,获批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2项。整体推进校地、校企、校校深度合作,与400家地方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开展人才培养、课程研发、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韩国车医科大学、韩国新罗大学等高校开展博士后、博士、硕士联合培养。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成为全市教育系统脱贫攻坚集体记功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