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北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北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北师范大学在广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北师范大学
2025年广西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79分左右(位次2171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71分左右(位次161222名左右)。
1、2024年西北师范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0分(位次11811),物理类为468分(位次79048)。
2、2023年西北师范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6分(位次30405),物理类为368分(位次132249)。
3、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4分(位次15379),物理类为449分(位次62673)。
注:以上只是广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北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北师范大学在广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20 | 11811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24 | 10985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46 | 7001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53 | 5926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54 | 5816 | 400 |
2023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476 | 30405 | 428 |
2023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524 | 13276 | 428 |
2022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514 | 15379 | 421 |
2022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515 | 15092 | 42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68 | 79048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70 | 77529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73 | 75232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84 | 67194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87 | 65093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89 | 63661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96 | 58830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519 | 43570 | 371 |
2023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368 | 132249 | 347 |
2023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408 | 96924 | 347 |
2022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449 | 62673 | 343 |
2022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469 | 50137 | 34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北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北师范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科学研究】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历来重视产学研结合。社会科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历史与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自然科学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教育技术等学科领域研究深入。学校获得了一批高级别的科研奖励,近年来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800项,其中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二等奖3项,终身成就奖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8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省专利奖2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640项,省敦煌文艺奖45项。
【附属办学】学校建有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实验幼儿园,均为甘肃省和兰州市示范性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和教育实习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