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考生多少分能上贵州商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贵州商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贵州商学院在广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贵州商学院
2025年广西高考考生要想上贵州商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57分左右(位次2865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82分左右(位次151468名左右)。
1、2024年贵州商学院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5分(位次33234),物理类为421分(位次117489)。
2、2023年贵州商学院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8分(位次39276),物理类为377分(位次124010)。
3、2022年贵州商学院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9分(位次40192),物理类为379分(位次114433)。
注:以上只是广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贵州商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贵州商学院在广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445 | 33234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463 | 26864 | 400 |
2023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458 | 39276 | 428 |
2023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493 | 23314 | 428 |
2022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449 | 40192 | 421 |
2022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484 | 25244 | 42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21 | 117489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52 | 91476 | 371 |
2023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377 | 124010 | 347 |
2023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421 | 86483 | 347 |
2022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379 | 114433 | 343 |
2022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419 | 83155 | 34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贵州商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贵州商学院简介
贵州商学院沿于1947年的“贵阳市尚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是贵州商科教育的发祥地。195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在此基础上,整合商科教育资源组建“贵州省贸易中等技术学校”;1961年与贵州省粮食学校合并成立“贵州省商业学校”,开启了贵州公办商科教育的先河;1987年升格为“贵州商业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贵州商学院”;2018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学校由省商务厅划转省教育厅管理,同年成为贵州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单位;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估;2022年,获批成为贵州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校教学科研设施设备先进,图书资源充足,生态环境优美、红色文化浓郁,师生学习生活环境舒适优美。
学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12.22万册,电子图书137.92万册。设有11个教学单位,面向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生。开设有30个本科专业(含1个合作办学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4个学科门类,2023年新增数字经济、应急管理2个本科专业,并已于当年9月开始招生。获批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7个,其中,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自2018年以来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一直排在全国前20位。现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就业创业“金课”1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金课”(一流课程)27门,省级教改项目60项。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学生1万余人,教职工769人,其中,专任教师502人、外聘教师100余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225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管专家4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金师”(教学名师)6人。学校聚焦贵州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平台人才支撑需求,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和方向积极探索,通过柔引陈鲸院士团队,筹建贵州省数字经济与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柔引一批高水平拔尖人才,积极构建我校5大科研团队,为学校改革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并出台一系列人才“引培用留”激励政策,推动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学校积极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按照省政府“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竭力服务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