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考生多少分能上齐鲁理工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齐鲁理工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齐鲁理工学院在青海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青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齐鲁理工学院
2025年青海高考考生要想上齐鲁理工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387分左右(位次619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08分左右(位次22843名左右)。专科批:物理类预估需282分左右(位次26426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齐鲁理工学院在青海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92分(位次5940),物理类为332分(位次19311)。
2、2023年齐鲁理工学院在青海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89分(位次6320),物理类为309分(位次19637)。
3、2022年齐鲁理工学院在青海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85分(位次6938),物理类为323分(位次18522)。
【专科批】
1、2024年齐鲁理工学院在青海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197分(位次17661),物理类为224分(位次31357)。
2、2023年齐鲁理工学院在青海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282分(位次24154)。
3、2022年齐鲁理工学院在青海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24分(位次15747),物理类为237分(位次28323)。
注:以上只是青海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齐鲁理工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齐鲁理工学院在青海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青海(历史类) | 本二 | 392 | 5940 | 382 |
2024 | 青海(历史类) | 专科 | 197 | 17661 | 150 |
2023 | 青海(历史类) | 本二 | 389 | 6320 | 378 |
2022 | 青海(历史类) | 本二 | 385 | 6938 | 370 |
2022 | 青海(历史类) | 专科 | 224 | 15747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青海(物理类) | 本二 | 332 | 19311 | 325 |
2024 | 青海(物理类) | 专科 | 224 | 31357 | 150 |
2023 | 青海(物理类) | 本二 | 309 | 19637 | 309 |
2023 | 青海(物理类) | 专科 | 282 | 24154 | 150 |
2022 | 青海(物理类) | 本二 | 323 | 18522 | 308 |
2022 | 青海(物理类) | 专科 | 237 | 28323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青海高考多少分能上齐鲁理工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齐鲁理工学院简介
齐鲁理工学院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前身为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2017年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连续五年在山东省教育厅分类考核中评为优秀。连续四年在校友会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同类高校第四位、理工类第一位。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山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单位、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系统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优秀单位、山东省双创示范基地、山东省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雏凤”巢、山东省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试点院校、首批山东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教育慈善奖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
【办学规模】学校下设11院1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商学院(跨境电商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部。开办本科专业61个,专科专业25个。现有各类在校生近3万人。
【人才培养】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德育为先、能力为本、素质为要、文化为根”的全环境育人体系,创新以OBE理念为主导的“3S”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获批国家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3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8门、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2个、山东省一流教材1部、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山东省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2个、山东省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3个。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