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025年广东高考考生要想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99分左右(位次39660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00分左右(位次148616名左右)。
1、2024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2分(位次43790),物理类为497分(位次153867)。
2、2023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7分(位次41556),物理类为495分(位次149950)。
3、2022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8分(位次42785),物理类为502分(位次138758)。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2 | 43790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3 | 43312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7 | 41169 | 428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7 | 41556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7 | 41784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3 | 37657 | 433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8 | 42785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8 | 42273 | 43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7 | 153867 | 442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5 | 149950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0 | 142010 | 439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2 | 138758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简介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学校现有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建有贵州省重点实验室1个、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4个、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3个、毕节市人力资源产业园贵工程园区等平台;获批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2项,新文科建设项目1项,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项、省级一流课程25门,一流平台1个,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改革项目10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贵州省本科高校本科专业评估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近三年来,学校承担了113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面向未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培养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等需要的一线工程师和服务基础教育需要的一线教师为目标,立足毕节、服务贵州、面向全国,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