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考生多少分能上长春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长春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长春师范大学在贵州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长春师范大学
2025年贵州高考考生要想上长春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7分左右(位次2361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93分左右(位次144044名左右)。
1、2024年长春师范大学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7分(位次35937),物理类为434分(位次106573)。
2、2023年长春师范大学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9分(位次34610),物理类为394分(位次110050)。
3、2022年长春师范大学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0分(位次38662),物理类为381分(位次110918)。
注:以上只是贵州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长春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长春师范大学在贵州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历史类) | 本科 | 457 | 35937 | 442 |
2023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489 | 34610 | 477 |
2023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495 | 31258 | 477 |
2023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500 | 28380 | 477 |
2022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480 | 38662 | 471 |
2022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499 | 28052 | 471 |
2022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528 | 15663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物理类) | 本科 | 434 | 106573 | 380 |
2023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394 | 110050 | 371 |
2023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397 | 107231 | 371 |
2023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415 | 88851 | 371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381 | 110918 | 360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387 | 105013 | 360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407 | 84647 | 36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长春师范大学简介
长春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更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高层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A类高校。有8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其中1个一流学科B类、4个优势特色学科A类、3个优势特色学科B类。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办确定的首批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同时承担和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75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4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84人,校外实践导师233人,在册研究生规模近二千人。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建设,瞄准关键领域,持续推进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 服务需求 提高质量 追求卓越”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出新质人才。通过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固本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导师育人能力提升工程”“科教产教融合推进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优化工程”等“五大工程”,不断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步伐。学校建成吉林省研究生工作站30个,获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3项,吉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名师4人,吉林省研究生精品示范课13门,吉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5门及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得各级各类研究生专业技能大赛奖励百余项。
学校建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36个,其中“天然药物分离纯化及活性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为国家发改委设立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建有“吉林省功能生物分子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东北民族与疆域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基地”“吉林省廉政建设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0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0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9项,2016年首次突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123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1项;发表学术论文6841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三大检索论文1410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245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