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长春中医药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长春中医药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长春中医药大学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长春中医药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34分左右(位次1891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89分左右(位次165301名左右)。
1、2024年长春中医药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6分(位次14153),物理类为481分(位次179627)。
2、2023年长春中医药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3分(位次33412),物理类为487分(位次172946)。
3、202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0分(位次35431),物理类为483分(位次165467)。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长春中医药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长春中医药大学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46 | 14153 | 521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68 | 13933 | 547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533 | 33412 | 465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42 | 15204 | 527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510 | 35431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47 | 77002 | 511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65 | 55035 | 511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81 | 179627 | 396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93 | 159343 | 396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52 | 68278 | 514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60 | 58304 | 514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87 | 172946 | 409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98 | 153160 | 4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38 | 75105 | 5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50 | 59236 | 5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83 | 165467 | 405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507 | 123094 | 40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中医药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长春中医药大学简介
学校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长春市立中医进修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39.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14万平方米,学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0816人,专科生52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70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66人,国际学生49人。学校有博士生导师184人,硕士生导师766人。学校有院士(双聘)1人,国医大师4人,白求恩奖章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中医药领军人物“岐黄学者”(含“青年岐黄学者”)5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名中医4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7人。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项目、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62项;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512项;获得各级科研奖励131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现有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国家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北方)、国家现代中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以中医药方向为主导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155个,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93个;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励146项,其中国家级35项,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0年我校代谢病团队入选全国仅5家的国家首批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