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考生多少分能上淮北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淮北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淮北师范大学在新疆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淮北师范大学
2025年新疆高考考生要想上淮北师范大学本科批:文科预估需369分左右(位次7691名左右),理科预估需316分左右(位次31759名左右)。
1、2024年淮北师范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34分(位次3299),物理类为305分(位次13309)。
2、2023年淮北师范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66分(位次2839),物理类为312分(位次11177)。
3、2022年淮北师范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30分(位次2882),物理类为302分(位次10017)。
注:以上只是新疆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淮北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淮北师范大学在新疆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 | 426 | 4061 | 304 |
2024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334 | 3299 | 304 |
2023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 | 453 | 4153 | 354 |
2023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366 | 2839 | 354 |
2022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 | 438 | 3989 | 334 |
2022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330 | 2882 | 33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新疆(物理类) | 本二 | 381 | 19595 | 262 |
2024 | 新疆(物理类)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305 | 13309 | 262 |
2023 | 新疆(物理类) | 本二 | 389 | 19475 | 285 |
2023 | 新疆(物理类)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312 | 11177 | 285 |
2022 | 新疆(物理类) | 本二 | 388 | 19755 | 290 |
2022 | 新疆(物理类)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302 | 10017 | 29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淮北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淮北师范大学简介
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2018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现有专任教师1480人,其中有博士740余人(含在读博士)、硕士66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63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9人,省模范教师1人,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劳动模范1人,省三八红旗手2人,省教学名师43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7人,省级教坛新秀48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人,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8人。
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59所高校(机构)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成立了“淮北师范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和“中国—老挝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开拓高水平人才国际联合培养。自2016年起,接收日本合作高校学生短期留学;2019年,正式启动外国留学生(学历生)招生培养工作。目前在校外国留学生41名。近三年,140余名师生参与国(境)外合作高校访学研修、学术交流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