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考生多少分能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江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5年江西高考考生要想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44分左右(位次1209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45分左右(位次42411名左右)。
1、2024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37分(位次67502),物理类为514分(位次71286)。
2、2023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2分(位次11697),物理类为542分(位次35741)。
3、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0分(位次66549),物理类为491分(位次70233)。
注:以上只是江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江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437 | 67502 | 463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537 | 14555 | 463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本一 | 542 | 11697 | 533 |
2022 | 江西(历史类) | 本一 | 450 | 66549 | 529 |
2022 | 江西(历史类) | 本一 | 533 | 12842 | 5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14 | 71286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36 | 50172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79 | 20476 | 448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542 | 35741 | 518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568 | 21070 | 518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491 | 70233 | 509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535 | 31980 | 509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548 | 24109 | 5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学科专业 学校开设有本科专业73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9个(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认证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7门。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高校。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四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科学研究 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80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以及同等级别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共计72项。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应用数学中心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5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学校持续推进花江智慧谷电子信息创业产业园、深圳市桂电电子信息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政产学研平台建设。学校大力推进桂电南宁研究院建设,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桂电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