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考生多少分能上湖北民族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湖北民族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湖北民族大学在江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北民族大学
2025年江西高考考生要想上湖北民族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25分左右(位次1929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88分左右(位次100971名左右)。
1、2024年湖北民族大学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4分(位次15573),物理类为503分(位次83270)。
2、2023年湖北民族大学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8分(位次16825),物理类为487分(位次83139)。
3、2022年湖北民族大学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5分(位次16328),物理类为484分(位次77629)。
注:以上只是江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湖北民族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湖北民族大学在江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534 | 15573 | 463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528 | 16825 | 472 |
2022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525 | 16328 | 47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03 | 83270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11 | 74654 | 448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87 | 83139 | 445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84 | 77629 | 44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民族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湖北民族大学简介
湖北民族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学校秉承“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民大精神,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始终践行“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地处神奇美丽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邻渝黔,北靠陕渝,校园依山傍水,与龙洞河美景交相辉映。面积16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3.85亿元,藏书248余万册,建有完备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电子图书330余万种。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不断提升。1999、2004、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现有国家级各类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点)22项(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特色专业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新农科教改项目3项。有省部级各类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点)159项(个),其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品牌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荆楚卓越人才”项目、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等项目28项,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活动及创业示范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20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8个。在最近两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8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9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3个,现有“楚天学者”计划在聘人员6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技术推广中心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20个,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