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考生多少分能上成都理工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成都理工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成都理工大学在新疆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成都理工大学
2025年新疆高考考生要想上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批:文科预估需424分左右(位次4097名左右),理科预估需352分左右(位次24697名左右)。
1、2024年成都理工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396分(位次1082),理科为361分(位次5559)。
2、2023年成都理工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25分(位次962),理科为351分(位次5879)。
3、2022年成都理工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392分(位次971),理科为357分(位次4265)。
注:以上只是新疆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成都理工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成都理工大学在新疆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新疆(文科) | 本一 | 466 | 2300 | 425 |
2024 | 新疆(文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96 | 1082 | 425 |
2023 | 新疆(文科) | 本一 | 492 | 2177 | 458 |
2023 | 新疆(文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425 | 962 | 458 |
2022 | 新疆(文科) | 本一 | 479 | 1953 | 443 |
2022 | 新疆(文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92 | 971 | 44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新疆(理科) | 本一 | 447 | 10123 | 390 |
2024 | 新疆(理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61 | 5559 | 390 |
2023 | 新疆(理科) | 本一 | 446 | 10902 | 396 |
2023 | 新疆(理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51 | 5879 | 396 |
2022 | 新疆(理科) | 本一 | 447 | 10480 | 400 |
2022 | 新疆(理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57 | 4265 | 4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理工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成都理工大学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至2000年划转地方。学校2010年成为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成为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成为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成都理工大学矢志报国、上下求索,风雨兼程、耕耘不辍,为社会培养了近30万名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当中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专家和管理人才,其中有两院院士7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成都理工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施科研“一体两翼”战略布局,深入推进“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科学研究计划”(简称“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勇攀科技创新高峰。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有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四川省等部省级科技平台38个。学校参与天府永兴实验室建设,成功获批碳汇与地质固碳研究部,下设两个中心:地热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中心、固碳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牵头成立国际大型滑坡研究协会(iRALL)等国际学术组织,承担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DigitalEarth,简称DDE)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在宜居地球演化和行星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正刊。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地调计划、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等一大批重要项目。学校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奖项共计1087项(次),其中国家级奖项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