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四川高考多少分能进北京科技大学(附2022-2024录取分数线)

更新时间:2025-05-16 10:34:54

2025年四川考生多少分能上北京科技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北京科技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北京科技大学在四川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四川高考多少分能进北京科技大学

一、2025年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科技大学

2025年四川高考考生要想上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41分左右(位次1430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88分左右(位次34004名左右)。

1、2024年北京科技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79分(位次3727),物理类为599分(位次26883)。

2、2023年北京科技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0分(位次14495),物理类为585分(位次30557)。

3、2022年北京科技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91分(位次2803),物理类为583分(位次27636)。

注:以上只是四川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北京科技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北京科技大学在四川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招生省份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4四川(历史类)本一--529
2024四川(历史类)本一5793727529
2023四川(历史类)本一--527
2023四川(历史类)本一54014495527
2022四川(历史类)本一--538
2022四川(历史类)本一5912803538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2、物理类

年份招生省份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4四川(物理类)本一--539
2024四川(物理类)本一--539
2024四川(物理类)本一--539
2024四川(物理类)本一59926883539
2024四川(物理类)本一62612394539
2023四川(物理类)本一--520
2023四川(物理类)本一--520
2023四川(物理类)本一--520
2023四川(物理类)本一58530557520
2023四川(物理类)本一62810487520
2022四川(物理类)本一--515
2022四川(物理类)本一--515
2022四川(物理类)本一--515
2022四川(物理类)本一58327636515
2022四川(物理类)本一61213081515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科技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和“追求卓越、勇于争先”的新时代北科精神新特质,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人,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47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中国一重、中国宝武、中国矿产资源、北汽、河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领导岗位。学校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钢铁摇篮”。

学校拥有一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3478人,其中专任教师2198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698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816人,在站博士后426人。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9人、青年拔尖人才3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0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才103人,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含青年项目)入选者47人。

相关推荐:

北京科技大学真实口碑怎么样?好不好

2025四川高考分数线预估是多少分(会涨吗)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