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考生多少分能上中南民族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中南民族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中南民族大学在新疆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南民族大学
2025年新疆高考考生要想上中南民族大学本科批:文科预估需411分左右(位次4845名左右),理科预估需350分左右(位次25200名左右)。
1、2024年中南民族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98分(位次1032),物理类为369分(位次4869)。
2、2023年中南民族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13分(位次1205),物理类为352分(位次5755)。
3、2022年中南民族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77分(位次1294),物理类为331分(位次6423)。
注:以上只是新疆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中南民族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中南民族大学在新疆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新疆(历史类) | 本一 | 450 | 2910 | 425 |
2024 | 新疆(历史类)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98 | 1032 | 425 |
2023 | 新疆(历史类) | 本一 | 482 | 2594 | 458 |
2023 | 新疆(历史类)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413 | 1205 | 458 |
2023 | 新疆(历史类)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432 | 821 | 458 |
2022 | 新疆(历史类) | 本一 | 459 | 2824 | 443 |
2022 | 新疆(历史类)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77 | 1294 | 443 |
2022 | 新疆(历史类)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94 | 937 | 44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新疆(物理类) | 本一 | 393 | 17759 | 390 |
2024 | 新疆(物理类)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69 | 4869 | 390 |
2023 | 新疆(物理类) | 本一 | 417 | 14844 | 396 |
2023 | 新疆(物理类)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52 | 5755 | 396 |
2023 | 新疆(物理类)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67 | 4492 | 396 |
2022 | 新疆(物理类) | 本一 | 441 | 11292 | 400 |
2022 | 新疆(物理类)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31 | 6423 | 400 |
2022 | 新疆(物理类)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366 | 3682 | 4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南民族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中南民族大学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办学基础稳步夯实。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9000余人。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23个专业型硕士点。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7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
学校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是非“985”“211”高校中唯一获批单位;2001年、2006年、2016年,连续三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成绩优异。2017年8月,获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9月,学校人才培养成果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主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建校以来,累计培养了17万余名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承担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建设多个服务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1221”精准扶贫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616”对口支援长阳县、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定点帮扶恩施市基础教育、博士服务团、“三万”活动、科技副县长、基层高质量发展专才支持计划等工程,累计派出干部、教师144人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与恩施州、铜仁市、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黔西南州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加强与武陵山片区、巴林右旗、德保县、乐安县等地区在人才培养、智库服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文化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学校与境外5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数十家国内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互访互学等深度合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