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考生多少分能上吉林建筑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吉林建筑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吉林建筑大学在辽宁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辽宁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吉林建筑大学
2025年辽宁高考考生要想上吉林建筑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0分左右(位次14347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24分左右(位次90173名左右)。
1、2024年吉林建筑大学在辽宁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35分(位次20377),物理类为448分(位次78390)。
2、2023年吉林建筑大学在辽宁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7分(位次15431),物理类为425分(位次79401)。
3、2022年吉林建筑大学在辽宁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2分(位次14960),物理类为441分(位次72263)。
注:以上只是辽宁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吉林建筑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吉林建筑大学在辽宁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辽宁(历史类) | 本科 | 435 | 20377 | 400 |
2023 | 辽宁(历史类) | 本科 | 477 | 15431 | 404 |
2022 | 辽宁(历史类) | 本科 | 492 | 14960 | 40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辽宁(物理类) | 本科 | 448 | 78390 | 368 |
2023 | 辽宁(物理类) | 本科 | 425 | 79401 | 360 |
2022 | 辽宁(物理类) | 本科 | 441 | 72263 | 36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辽宁高考多少分能上吉林建筑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吉林建筑大学简介
学校始建于195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批准成立,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建筑类专门学校。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6年,学校成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和高质量社会服务。学校在严寒地区绿色建筑、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建筑防灾减灾、城镇化建设规划、设施与不动产管理(FM)、建筑信息化协同设计(BIM)、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校拥有“松辽流域水环境”“寒地建筑综合节能”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有“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建筑电气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建筑一体化集成技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绿色与生态建材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新能源与环境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超导传热材料与中低温热能减碳技术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建材”吉林省首批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吉林省建筑业发展研究基地、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在内的4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拥有智慧供暖与控制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团队、低碳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等13个创新科技团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2022年,学校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实现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上零的突破。学校获各级政府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学校“全国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三实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8年度、2020年度—2023年度被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为“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先后被吉林省发改委、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确定为“吉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22年度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2023年度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高校依法治校示范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