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考生多少分能上景德镇陶瓷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河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5年河北高考考生要想上景德镇陶瓷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18分左右(位次2844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03分左右(位次117359名左右)。
1、2024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河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3分(位次22251),物理类为518分(位次95680)。
2、2023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河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6分(位次21888),物理类为502分(位次97924)。
3、2022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河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6分(位次20295),物理类为491分(位次101322)。
注:以上只是河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景德镇陶瓷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河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 | 533 | 22251 | 449 |
2023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 | 516 | 21888 | 430 |
2022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 | 526 | 20295 | 44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 | 518 | 95680 | 448 |
2023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 | 502 | 97924 | 439 |
2022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 | 491 | 101322 | 43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景德镇陶瓷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景德镇陶瓷大学简介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历史沿革:学校肇始于1910年由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等人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校址江西鄱阳)。1912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191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1916年在景德镇设立分校。192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窑业学校。1927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34年迁往江西九江,更名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随后迁往江西靖安(1937年)、江西萍乡(1938年)、江西景德镇(1944年)等地办学。1948年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成为国内首所陶瓷高等学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撤销,在原校址、设备和部分专业教师的基础上,成立景德镇市陶瓷试验研究所(现名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1958年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江西工业技术学校矽酸盐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在中国陶瓷高等教育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原轻工业部直属高校。1998年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1999年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并入学校。1984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办学声誉:学校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行业背景深厚、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主动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千年瓷都景德镇基地办学优势,先后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在中国陶瓷界,学校被誉为“陶瓷黄埔”——在全国各大产瓷区,到处都有学校的毕业生,并造就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家、科技领军人物,创造了科达、箭牌、金意陶、简一、欧神诺、道氏等一大批中国著名品牌,为中国陶瓷产业创新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在中国艺术界,学校享有“陶院现象”美誉——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培养的艺术类毕业生人才辈出、成果显著,一大批已成为我国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重点美术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带头人,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落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