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考生多少分能上重庆工商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重庆工商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重庆工商大学在新疆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工商大学
2025年新疆高考考生要想上重庆工商大学本科批:文科预估需475分左右(位次1960名左右),理科预估需424分左右(位次12885名左右)。
1、2024年重庆工商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39分(位次3389),物理类为399分(位次16712)。
2、2023年重庆工商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7分(位次2825),物理类为419分(位次14562)。
3、2022年重庆工商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5分(位次3045),物理类为404分(位次16966)。
注:以上只是新疆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重庆工商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重庆工商大学在新疆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新疆(历史类) | 本一 | 439 | 3389 | 425 |
2023 | 新疆(历史类) | 本一 | 477 | 2825 | 458 |
2022 | 新疆(历史类) | 本一 | 455 | 3045 | 44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新疆(物理类) | 本一 | 399 | 16712 | 390 |
2023 | 新疆(物理类) | 本一 | 419 | 14562 | 396 |
2022 | 新疆(物理类) | 本一 | 404 | 16966 | 4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工商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重庆工商大学简介
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高水平财经类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学校传承和弘扬“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工商大精神,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抢抓高等教育发展重大机遇,综合实力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9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近1000人。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聘用国内外院士5名;有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省部级创新团队22个,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一批优秀教师代表。“十四五”以来,学校坚持才强校战略,开展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大力实施优秀人才(团队)精准引进计划、优秀人才(团队)定向扶持计划、高层次人才贡献激励计划等多项举措,努力建设一支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师资队伍。
学校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优势,积极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现有2个教育部批准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1个教育部备案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与30余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交流,年均聘请20余个国别的近百名外专外教,累计招收来自30多个国别的4000余名国际学生,建有一个海外孔子学院,一个海外语言文化中心,是“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开设了ACCA、CIMA、CFA等国际特色项目班。获批科技部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庆市高校国际化人文特色学校和重庆市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学校。与重庆、四川等省(市)的多个区(县)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多个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数据应用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证券业协会、重庆市慈善总会等200余家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社会资源助力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