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景德镇陶瓷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5年江苏高考考生要想上景德镇陶瓷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34分左右(位次2491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16分左右(位次123666名左右)。
1、2024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8分(位次50548),物理类为527分(位次108843)。
2、2023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2分(位次24972),物理类为514分(位次112372)。
3、2022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1分(位次36012),物理类为482分(位次123896)。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景德镇陶瓷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478 | 50548 | 478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35 | 24139 | 478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32 | 24972 | 474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01 | 36012 | 471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09 | 31091 | 471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15 | 27561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27 | 108843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34 | 99844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34 | 99844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35 | 98547 | 462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14 | 112372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26 | 100234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34 | 92079 | 448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82 | 123896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90 | 116265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98 | 108625 | 4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景德镇陶瓷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景德镇陶瓷大学简介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教育教学:学校以服务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战略、引领国家陶瓷科教事业发展、助力建设教育强省为己任,科学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誉为“是一所可以在全国行业高校起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高校”。学校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等。近年来,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及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等。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其中1项为参与)及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充分彰显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特色。
科学研究:学校长期致力于陶瓷材料、生产工艺、装备技术创新研究,拥有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首个)、陶瓷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4个,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委员会等一批国家级专业协会和机构常驻学校,构建形成了全方位服务并引领陶瓷行业发展的完整科技支撑体系。近年来,围绕传统陶瓷、高技术陶瓷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攻关,创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成果,并先后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等。学校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陶瓷》《陶瓷学报》及《中国陶瓷工业》,享誉国内外陶瓷业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