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考生多少分能上武汉理工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武汉理工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武汉理工大学在四川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武汉理工大学
2024年四川高考考生要想上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批:理科预估需577分左右(位次35424名左右),文科预估需572分左右(位次4644名左右)。
1、2023年武汉理工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74分(位次37670),文科为571分(位次4971)。
2、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61分(位次42489),文科为584分(位次3898)。
3、2021年武汉理工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33分(位次71122),文科为587分(位次3732)。
注:以上只是四川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武汉理工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武汉理工大学在四川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科提前批(航海) | 574 | 37670 | 520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科一批 | 617 | 14539 | 520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 | 601 | 21713 | 520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科一批(生物科学类中外合作) | 588 | 28732 | 520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科提前批(航海) | 561 | 42489 | 515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科一批 | 603 | 16905 | 515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 | 592 | 22512 | 515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高收费专业) | 565 | 39551 | 515 |
2021 | 四川(理科) | 本科提前批(航海) | 559 | 48146 | 521 |
2021 | 四川(理科) | 本科一批 | 609 | 16098 | 521 |
2021 | 四川(理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 | 596 | 22819 | 521 |
2021 | 四川(理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高收费专业) | 533 | 71122 | 52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四川(文科) | 本科一批 | 578 | 3670 | 527 |
2023 | 四川(文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 | 571 | 4971 | 527 |
2022 | 四川(文科) | 本科一批 | 585 | 3730 | 538 |
2022 | 四川(文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 | 584 | 3898 | 538 |
2021 | 四川(文科) | 本科一批 | 587 | 3732 | 541 |
2021 | 四川(文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 | 592 | 3012 | 54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4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武汉理工大学,待2024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武汉理工大学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5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7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2000余人,留学生800余人。
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4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异地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校企科技合作平台等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160余个。2010年以来,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10项、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7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358项,作为第一专利人获得中国专利奖4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3篇、Nature发表论文5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