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484分左右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8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
一、高考48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1、48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公办)、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民办)、江苏海洋大学(公办)、山西大同大学(B)(公办)、洛阳师范学院(公办)等,一共287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2、48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广西警察学院(公办)、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公办)、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公办)等,一共8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高考48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2023年各大学在各省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84分的院校一共368所。其中公办院校296所,民办院校7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87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8所。
序号 | 院校 | 属性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
1 | 吉林建筑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 | 484 |
2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海南 | 综合类 | 专科 | 484 |
3 | 福建师范大学 | 公办 | 黑龙江 | 文科 | 本一A | 484 |
4 | 聊城大学 | 公办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484 |
5 | 河南科技学院 | 公办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 | 484 |
6 | 吉林建筑大学 | 公办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 | 484 |
7 | 新疆师范大学 | 公办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 | 484 |
8 | 延边大学 | 公办 | 吉林 | 文科 | 本一A | 484 |
9 | 枣庄学院 | 公办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 | 484 |
10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 民办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484 |
11 | 山东建筑大学 | 公办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84 |
12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484 |
13 | 山东建筑大学 | 公办 | 宁夏 | 文科 | 本二 | 484 |
14 | 鲁东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综合类 | 本科 | 484 |
15 | 喀什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 | 484 |
16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公办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 | 484 |
17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公办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84 |
18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民办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 | 484 |
19 | 南昌交通学院 | 民办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484 |
20 | 西安财经大学 | 公办 | 黑龙江 | 文科 | 本一A | 484 |
21 | 重庆理工大学 | 公办 | 甘肃 | 文科 | 本二 | 484 |
22 | 江西财经大学 | 公办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484 |
23 | 江苏海洋大学 | 公办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484 |
24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公办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 | 484 |
25 | 衡阳师范学院 | 公办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 | 484 |
26 | 长安大学(预科) | 公办 | 甘肃 | 理科 | 本一 | 484 |
27 | 东北石油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综合类 | 本科 | 484 |
28 | 临沂大学 | 公办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 | 484 |
29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公办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84 |
30 | 安徽外国语学院 | 民办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484 |
48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368所),更多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30所院校,48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完整名单,请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三、484分可以报考的院校简介
1、吉林建筑大学
学校始建于195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批准成立,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建筑类专门学校。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6年,学校成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等20个学院(部)。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设计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建筑、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风景园林、社会工作、电子信息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土木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A类”学科;建筑学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B类”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科。智慧城市科学与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
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15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原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校合并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隶属于省教育厅。学校前身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分别由省财政厅和省粮食局主管,先后创建于1964年和1979年。前者原名为淮阴地区会计职业学校,1965年,学校更名为淮阴地区会计中等专业学校。受文革冲击,1969年6月停办。1971年复校后相继更名为江苏省淮阴地区会计学校、七·二一财经大学、江苏淮阴地区财经学校、淮阴市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曾一度与江苏省银行学校合署办公,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后者更名为江苏省淮阴粮食技工学校。1983年改名为江苏省淮阴粮食学校。1994年学校又更名为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60年来,学校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财政、税务、金融、营销、法律、粮食、机械等部门和行业输送了近6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有很多校友已经成为主政一方的党政领导、成为行业和部门的领军人物、成为企业和系统内的精英与骨干。
学校秉承“厚德尚能、经世致用”的校训,大力弘扬“努力学习、精益求精”的财院精神,全面深化服务主导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着力构建“数智素养+财务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财经底色、粮商特色”的办学特色。学校建有“周恩来文化馆”“淮商文化馆”“货币文化馆”“今世缘文化馆”“艺术文化馆”“物流文化馆”“汽车文化馆”“3D会计展示馆”“酒器艺术文化馆”“翔宇文化广场”“翔宇书斋”以及“清风苑”“清风亭”“清风墙”三位一体的廉洁教育基地。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淮安创业大学成功落户我校,并先后建成国内领先的智慧商科综合实训中心、智能制造综合实训中心、会计体验中心、翔宇思政体验中心、大学生素质定向拓展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及淮安市人才市场大中专院校分市场,切实为学生办实事,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竞争力。学校有近千人次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其中获国赛金奖5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由我校牵头组建的江苏财经职业教育集团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与企业共建成立了江苏财经吉利汽车、群汇知缘、用友新道数智财务等产业学院,华为、十方通讯、学玛思等校企共建实验室,以及富士康、南通超达、鹏鼎控股等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合作育人管理、协同教学激励、产教融合评价、就业创业促进的共建模式。学校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江苏省高职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单位,先后举办江苏省高职高专会计骨干教师研修班、“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班、全国高职院校商科类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国培项目),拥有淮安市中小企业服务基地、江苏省饲料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粮油人才培训基地、淮安市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淮安市财税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淮安市金融从业人员考试培训基地、淮安市人民调解员培训基地、淮安市创业培训基地。
3、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有特色工科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主干学科3个、省高峰学科9个和高原学科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学、社会科学总论、植物与动物学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5个学科进入ESI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