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高考519分能上什么大学(519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名单)

更新时间:2024-07-22 10:31:50

2024年高考519分左右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19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

高考519分能上什么大学

一、高考51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51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南京工程学院(公办)、长沙理工大学(公办)、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专项)(公办)、西南财经大学(公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办)等,一共269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高考51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2023年各大学在各省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19分的院校一共353所。其中公办院校336所,民办院校16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69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序号院校属性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最低分
1北京化工大学公办新疆文科本一519
2河北中医药大学公办河北历史类本科519
3兰州大学公办内蒙古理科本一A519
4湖北科技学院公办广东物理类本科519
5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办湖南物理类本科519
6东华大学公办内蒙古理科本一A519
7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公办吉林文科本一A519
8西北政法大学公办内蒙古文科本一A519
9辽宁大学公办甘肃文科本一519
10天津外国语大学公办广西文科本二519
11陕西科技大学公办湖南物理类本科519
12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办甘肃理科本一519
13苏州大学公办内蒙古文科本一A519
14南阳理工学院(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办)公办河南理科本二519
15吉首大学公办天津综合类本科A519
16重庆工商大学公办陕西文科本一519
17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公办贵州文科本二519
18南京师范大学公办黑龙江文科本一A519
19安阳工学院公办河南理科本一519
20河南师范大学公办重庆历史类本科519
2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民办广东物理类本科519
22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专项)公办江西理科本一519
23东北财经大学公办内蒙古文科本一A519
24广州软件学院民办海南综合类本科519
2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办云南文科本二519
26西安工程大学公办安徽理科本一519
27兰州交通大学公办湖南历史类本科519
28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办辽宁历史类本科519
29安徽理工大学公办云南理科本一519
30内蒙古工业大学公办天津综合类本科A519
519分可以上的大学(共353所),更多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30所院校,519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完整名单,请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三、519分可以报考的院校简介

1、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学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聚焦支撑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立足京津冀、长三角等动力源地区,布局建设区域研究院、产学研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新型外设科研机构,持续推动校地校企合作走深走实。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动与中石化、中石油、中化、中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头部企业战略合作,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共建创新联合体。学校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产业拥有10余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

2、河北中医药大学

河北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初名河北省中医专科学校,校址在河北省保定市,1957年开始招收中医学专业本科生,1958年定名为河北中医学院。1962年与天津中医学院合并,校名为天津中医学院,隶属河北省。1969年天津中医学院整建制迁至石家庄市,与河北医学院合并组建为河北新医大学。1983年恢复独立设置开始招生。1995年与河北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重新恢复河北中医学院设置,2023年6月6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北中医药大学。建校60余年来,虽历经分合,但中医药本科教育持续开展,培养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吴以岭、张英泽,国医大师李士懋、李佃贵在内的数万名优秀人才。现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院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学校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科研创新平台服务体系,现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实验室1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技术创新中心6个、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个。

3、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将地域的比较劣势转化为基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磁学、核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多肽药物、西部高发疾病、敦煌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亚问题、政府绩效治理、应急管理、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紧盯“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成立了一批创新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2个、参与共建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2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1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高校残疾人事业研究基地1个,老龄科研基地1个,中国梦研究中心1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