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青海高考理科213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更新时间:2024-12-15 09:42:23

2025年青海高考理科考生21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21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青海理科21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青海高考理科213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一、青海高考理科21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青海高考理科21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民办)、昆明城市学院(民办)、广西科技职业学院(民办)、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民办)、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一共76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青海高考理工类21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青海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213分的院校一共有6所。其中公办院校4所,民办院校2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6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民办理科专科213/31754
2023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民办理科专科213/31425
2023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理科专科213/31425
2023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理科专科213/31425
2022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公办理科专科213/29517
2022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理科专科213/29517
在青海理科21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6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青海高考理科21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青海高考理科21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简介

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是201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非营利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由天府航空教育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举办,得到解放军空军、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等大力支持,是中国第一所通用航空高校。

学校以“办百年名校,育通航英才”为愿景,航空报国,服务民生。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德育为魂、质量为本、特色为要、就业为重”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立足高等职业教育,扎根天府新区,紧密对接国家和四川通用航空事业发展战略、四川省“5+1”产业和“4+6”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服务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成渝双城经济圈,辐射西南,产教紧密融合,有质量、有特色、有品牌、有良好社会影响的高职院校。

2、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产业布局,秉承胡杨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着力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现有在校生12507人,校园占地面积2094.96亩,校舍建筑面积49.9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608.82万元,图书152.17万册。

3、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座落于美丽的全国文明城市—甘肃省嘉峪关市,由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办,是甘肃省目前唯一一所国有企业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酒钢公司职工大学,建校于1978年。钢铁学院与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甘肃冶金技师学院)共同办学,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属省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两校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自2002年起,酒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甘肃冶金技师学院)等机构合属办公,目前实行“多块牌子、一套班子、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办学模式。先后荣获全国“雷锋精神种子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院遵循“严管厚爱、宽进优出”的办学管理方针和“致力于培养明是非、熟技艺、有素养、强体魄的青年,使之阳光自信地走向社会”的价值观,充分利用企业办学、产教融合的天然优势,培养出了一大批以“全国劳动模范”、十八大代表、甘肃省首位“工人教授”杜钧等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学院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形成了立足嘉酒地区、服务甘肃、辐射全国大中型央企国企的就业网络。有校企合作联盟企业102家,与酒钢集团、中核集团、中船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等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的定向培养协议,实现了定向培养,精准就业的态势,自2005年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1.39万人,其中向酒钢公司输送7000余人,向酒嘉地区输送近10000人,2020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3.26%,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