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河北高考物理类542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1-02 10:14:39

2025年河北高考物理类考生542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42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河北物理类542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河北高考物理类542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河北高考物理类54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河北高考物理类54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公办)、辽宁师范大学(公办)、山东中医药大学(公办)、新疆大学(公办),一共919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河北高考理工类542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河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42分的院校一共有9所。其中公办院校9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9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2/65074
202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2/65074
2024辽宁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2/65074
2023海南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2/55134
2023三峡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2/55134
2022宁夏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2/47194
2022贵州医科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2/47194
在河北物理类542分可以上的大学(共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河北高考物理类542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河北高考物理类542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国家统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是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单位。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教师1600余人,其中博士800余人,高级职称650余人,国家级重要人才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贡专家等120余人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10余人,聘请100余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本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余人。

2、海南大学简介

海南大学是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海南大学现有校园面积404.33万平方米(6064.95亩),学生4.5万人,拥有31个二级学院、16个书院,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2个本科专业、10个博士后流动站,4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作物学连续两轮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植物与动物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一般社会科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专任教师2800多人,院士、杰青等国家级人才6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

3、贵州医科大学简介

贵州医科大学前身为1938年建立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全国最早直属国家教育部的9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首任院长是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国早期热带病学专家、医学教育家李宗恩教授,在他的带领下,杨崇瑞、朱章赓、汤佩松、贾魁、杨济时、刘维德、洪谦、林绍文、侯宝璋、张孝骞、郭秉宽、王季午、朱懋根、李瑞麟、李漪、王志均等大批学术造诣精湛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云集国立贵阳医学院,使其被誉为当时的“小协和”,开创了贵州高等教育之先河。

学校占地面积3278亩,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12所,非临床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33个。拥有多个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9个,省部级平台58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