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高考历史类考生528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28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重庆历史类528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重庆高考历史类52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重庆高考历史类52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集美大学(公办)、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公办)、贵州师范大学(公办)、西华大学(公办)、天津科技大学(公办),一共56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重庆高考文史类528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重庆市(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28分的院校一共有6所。其中公办院校6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6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集美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28/9504 |
2024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28/9504 |
2024 | 贵州师范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28/9504 |
2023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28/6550 |
2022 | 河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28/7879 |
2022 | 湖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28/7879 |
在重庆历史类528分可以上的大学(共6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重庆高考历史类528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重庆高考历史类528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简介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会计、金融特色鲜明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原上海金融学院于2016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立信”之名源自《论语》“民无信不立”。学校起源于著名教育家、会计学家、“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1928年创办的立信教育事业。在9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被业界誉为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和未来金融家摇篮。2011年,学校获得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18年,学校被列为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高校。2022年,学校成为境内首家通过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的地方财经院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境)外100多所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丹麦IBA国际商业学院合作举办孔子学院,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合作开展金融工程专业(金融科技方向)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欧盟高校合作开展伊拉斯谟加师生流动计划。加入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东南欧及黑海地区经济类院校联合会和中外财经教育联盟。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所以外语为主体、旅游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需求为导向,集中优势打造区域国别、中华文明阐释与国际传播两个校级科研平台。设有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中国区域国别高等研究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中国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中华文化研究院、中国动漫文创研究院、中国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中国红色旅游研究院、中华文明阐释与国际传播研究院、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近40个科研机构,其中有1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7个教育部备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翻译协会、北京漫画学会、北京旅游学会等重要学术组织,编辑出版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导刊》《跨文化研究》《阿拉伯研究论丛》等学术刊物。
3、湖北师范大学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406人,教授164人,副教授437人,博士学位498人,硕士学位596人。教师中有省级重点联系专家56人,湖北名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17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1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人,省跨世纪学术骨干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