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高考文科考生23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23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山西文科23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山西高考文科23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山西高考文科23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民办)、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民办)、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公办)、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一共97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山西高考文史类23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山西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231分的院校一共有9所。其中公办院校7所,民办院校2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9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231/61676 |
2024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 民办 | 文科 | 专科 | 231/61676 |
2024 |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 | 民办 | 文科 | 专科 | 231/61676 |
2023 |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231/62039 |
2022 |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231/64113 |
2022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231/64113 |
2022 |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231/64113 |
在山西文科23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山西高考文科23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山西高考文科23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创建于1985年,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培育工匠精神优秀院校”、“山东省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最佳品牌影响力高校”等荣誉称号。
奋斗新时代,扬帆新征程!秉承“坚韧 奋进 竞先”的精神,学校将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内涵质量建设,推进开放合作办学,加快建设“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活力四射”职业技术大学,自觉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主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2、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市属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河北省优质高职院校、河北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建设院校、河北省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廊坊市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是“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会员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优秀竞赛基地。
学院长期致力于服务京津冀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立足于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技能传承、学生发展四大职能,着眼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学院实际四个层面,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文化优校、特色名校,创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打造社会服务、校企融通、技能文化“三个品牌”,做强社会服务,做实校企融通,做亮技能文化,以品牌促融入、以融入促提升、以提升促发展,实现了办学能力、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新跨越,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学院逐渐彰显出“‘三品’同育,融入提升”的办学特色,并取得显著的办学成果。
3、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简介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始建于1950年,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融合、创新、担当”的校训精神,以及“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特色办学、职教报国”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专业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深化。牵头成立省级新能源产教融合共同体、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和7个市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创新校地联合育人模式,与晶科、中兴、西门子、菲尼克斯、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共建或升级改造建设12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成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教育部-瑞士GF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和新能源装备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综合实训基地26个,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获省级立项并推荐国家级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