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高考物理类考生528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28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辽宁物理类528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辽宁高考物理类52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辽宁高考物理类52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西华大学(公办)、集美大学(公办)、哈尔滨理工大学(公办)、常州工学院(公办)、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办),一共659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辽宁高考理工类528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辽宁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28分的院校一共有10所。其中公办院校10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西华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8/40601 |
2024 | 集美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8/40601 |
202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8/40601 |
2023 | 太原理工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8/32882 |
2023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8/32882 |
2022 | 青岛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8/33499 |
2022 | 上海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8/33280 |
2022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8/33480 |
在辽宁物理类528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辽宁高考物理类528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辽宁高考物理类528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简介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立于1979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本科师范院校,隶属于原国家劳动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10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校是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近年来,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占93.9%,博士占51.4%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占47.5%。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点1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拔尖人才、“131”创新型第一层次人选、“五个一批”等人才18人;天津市教学名师9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专家、世赛专家组组长、津门工匠等30余人,国家级、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
2、青岛大学简介
青岛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山东省和青岛市共建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
百十余年来,学校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从这里走出了40余万优秀校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入围软科(ARWU)、USNews、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和QS亚洲大学世界四大主流排行榜,连续四年位列软科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我们发挥医学学科、师范学科独特优势和品牌优势,推进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助力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推进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师范学院、局校共建青岛大学教育集团,打造11所附属中小学,助力青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青岛市共建青岛企业家学院、青岛律师学院、青岛社会工作学院,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打造特色智库服务平台。
3、上海师范大学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五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533项(文科236项,理科29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1项(含艺术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0项(含子课题19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含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4项(含3项合作);各类省部级项目493项(文科292项,理科20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科研刊物上发表科研成果10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励57项(文科47项,理科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