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青海高考文科461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8-15 16:05:58

2025年青海高考文科考生46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6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青海文科46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青海高考文科461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青海高考文科46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青海高考文科46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中国政法大学(公办)、东北财经大学(公办)、江苏科技大学(公办)、安徽财经大学(公办)、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公办),一共24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青海高考文史类46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青海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61分的院校一共有10所。其中公办院校10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9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中国政法大学公办文科本一461/2073
2024东北财经大学公办文科本一461/2073
2024江苏科技大学公办文科本一461/2073
2023天津师范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文科本一461/800
2023新疆大学公办文科本一461/1554
2023陕西理工大学公办文科本一461/1554
2022甘肃政法大学公办文科本一461/1785
在青海文科46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青海高考文科46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青海高考文科46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江苏科技大学简介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综合实力在第三方评价机构USNews2023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30位,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中国高校第137位。

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多源合流,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源自1933年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1953年组建成立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于1970年迁至镇江,1971年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校曾隶属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管理,1999年调整为中央与江苏省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同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2021年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分别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2023年,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长远奋斗目标。

2、天津师范大学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天津女学堂的创建。1911年,并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为天津师范大学的重要发端。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基础教育文脉发祥地。1999年,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合并组建成新天津师范大学,成为天津市唯一面向基础教育输送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65年来,天津师范大学为天津乃至全国输送大批基础教育名家和核心骨干师资,造就了300余名天津中小学现岗书记校长和75%以上的天津基础教育一线骨干教师,为天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优质师资人才支撑。

学校心理学和世界史2个学科入列教育部优先支持发展学科;教育学和地理学2个学科入列教育部优先支持发展学科集群行列。2个学科进入A类,10个学科进入B类学科以上。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市顶尖学科培育建设学科4个,市一流学科7个,市重点学科18个,市特色学科(群)15个,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4个。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马克思主义学院入列全国重点马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文科集群,推动新文科建设,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再上新水平。

3、陕西理工大学简介

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1958年,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学校在陕西省内实现一批次本科招生。

学校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有秦巴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省部共建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矿渣综合利用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35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近5年,高层次获奖、高水平论文数量逐年提升,SCI1区论文增长5倍,发明专利增长2倍以上,科研经费总量翻了2番。坚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成立陕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成陕理工大学省级科技园,科研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坚持“立足陕西,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深入推进产教、科教、校地、军民融合发展,“把学问做在秦巴山川,让成果惠及汉江两岸”,学校美誉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