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内蒙古高考理科476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7-26 15:12:08

2025年内蒙古高考理科考生476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76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内蒙古理科476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内蒙古高考理科476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内蒙古高考理科476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内蒙古高考理科476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江西财经大学(公办)、北京联合大学(公办)、辽宁科技大学(公办)、沈阳音乐学院(公办)、河南师范大学(公办),一共40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内蒙古高考理工类476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内蒙古(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76分的院校一共有11所。其中公办院校11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江西财经大学(高收费)公办理科本一A476/27541
2024北京联合大学公办理科本一A476/27541
2024辽宁科技大学公办理科本一A476/27541
2023南京财经大学公办理科本一A476/18605
2023上海海事大学公办理科本一A476/18605
2023湖北工业大学公办理科本一A476/18605
202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办理科本一A476/18310
2022长春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公办理科本一A476/18310
2022江苏海洋大学公办理科本一A476/18310
在内蒙古理科476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内蒙古高考理科476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内蒙古高考理科476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北京联合大学简介

北京联合大学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建校40多年来,学校不断推进内涵式发展,已经建设成为一所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北京市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也是北京市最大的市属综合性大学。

学校设应用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商务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智慧城市学院、机器人学院、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管理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艺术学院、应用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14个学院。

2、上海海事大学简介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19年学校成功举行110年校庆系列活动。

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2个本科专业。拥有2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水上运输类)。1个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

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信息类学科齐全、信息特色鲜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源于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8年多源汇流成立北京机械学院,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归机械电子工业部领导。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78年创建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电子工业部,1997年合并成立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正式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坚持师德为先,师资队伍水平不断优化。现有专任教师1061人,其中73%具有博士学位,63%具有高级职称,拥有博士生导师53人,硕士生导师509人。拥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7人,北京学者3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3人,北京市人才项目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1人,北京市师德榜样、师德先锋、优秀教育工作者等30人,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和首都教育先锋先进个人11人。8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北京市优秀德育先进集体等各级各类国家级及省部级团队35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