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高考物理类考生57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7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重庆物理类57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重庆高考物理类57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重庆高考物理类57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办)、广州大学(公办)、湖南师范大学(公办)、西南大学(公办)、上海电力大学(公办),一共827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重庆高考理工类57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重庆市(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74分的院校一共有5所。其中公办院校5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5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3 | 中国农业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74/12747 |
2023 | 陆军军医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74/12747 |
2022 | 天津医科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74/12251 |
2022 | 东华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74/12251 |
2022 | 北京化工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74/12251 |
在重庆物理类57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5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重庆高考物理类57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重庆高考物理类57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陆军军医大学简介
陆军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全国重点大学、军队重点建设院校、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高校,是“红色军医精神”(根脉可追溯至1931年建立的我军第一所军医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的积极倡导者和传承者,也是“白求恩精神”的发源地。大学于2017年以第三军医大学为基础重建,纳入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解放军第八医院、解放军第二六〇医院、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形成重庆、河北石家庄、新疆呼图壁、西藏日喀则四地部署格局,占地9079亩,对外可称“第三军医大学”。
大学是陆战医学人才培养基地、特色医学科技创新高地、军队预防医疗保健基地、军队卫勤重要战略支撑和红色军医文化传承阵地。在80余年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姓军为战办学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军事医学办学特色和优势,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大力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军医,先后为部队输送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20万名,成长出20位院士、160余位技术三级以上专家和100余位将军,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军学习成才标兵、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个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国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等英模典型。“创建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军事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形成了以战创伤医学、高原军事医学、军事预防医学等为代表的军事医学学科体系,拥有我军唯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中心、亚洲最大的高原环境模拟低压舱群,成功研制我国首列卫生列车、我军所有型号装甲救护车和系列战伤急救器材,牵头建设全军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和生物安全防御实战化训练演练基地,获得了以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标志的2000多项科技奖励。医疗服务保障品质卓越。附属医院长期位居全国百强行列,烧伤、战创伤、肝胆、骨科、心血管、呼吸、感染、眼科、神经等学科临床救治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微创外科、精准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肿瘤生物治疗、辅助生殖、基因诊治、医疗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前沿技术,指令性帮带17家军地医疗机构,常年派遣医疗队深入高原、边防、海岛开展“红色军医边关行”活动,多次被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卫勤战备建设坚强有力。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中越自卫反击战等,忠实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建有全军“卫勤综合训练基地”“战创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卫生列车训练基地”等实战化训练平台,多次代表我军赴国外执行联合演练、国际救援、医疗服务等重大任务。作为我军战略卫勤力量和国家应急救援骨干力量,在抗击非典、抗击埃博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抗震救灾等数十次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此外,先后5次组建女兵方队参加首都阅兵等重大活动。
2、东华大学简介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学校大力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倡议,联合18个国家37所纺织特色高校成立“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与全球150多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批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在肯尼亚莫伊大学建立世界首家纺织服装特色孔子学院。与爱丁堡大学合作创办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培养国际一流时尚创意人才。
3、北京化工大学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社科类省部级基地。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23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突破12亿元,“十四五”时期科研经费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2%以上。2001年以来,学校有32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获批化工领域全国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拥有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尖端科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