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高考物理类考生56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6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物理类56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湖北高考物理类56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物理类56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办)、河北大学(公办)、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办)、重庆师范大学(公办)、浙江农林大学(公办),一共80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理工类56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64分的院校一共有41所。其中公办院校41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4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64/38679 |
2024 | 河北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64/38679 |
2024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64/38679 |
2023 | 武汉科技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64/37921 |
2023 | 安徽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64/37921 |
2023 | 贵州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64/37921 |
2022 | 武汉理工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64/22155 |
2022 | 西南财经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64/22155 |
2022 | 东华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64/22155 |
在湖北物理类56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湖北高考物理类56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物理类56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河北大学简介
河北大学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校址位于天津市马场道141号。建校伊始,学校即以本科建制,大学立名,秉持“育中华有为之青年、办德智并育之大学、促中国之现在化”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工商人才。1933年,学校更名为天津工商学院,“实事求是”校训传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抗战时期,学校不避灾祸,坚守津门,逆境办学,汇集了一大批名师巨擘,在当时享有“煌煌北国望学府,巍巍工商独称尊”之美誉。其后,学校历经私立津沽大学、国立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不同时期。1960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一所以省名定名的综合性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遂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迁址河北省保定市。2005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学校虽数易校名,几经辗转,但办学历史从未中断,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2、成都中医药大学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有各级各类实验室82个,包括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四川)、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社科联重点实验室等。
3、西南财经大学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校园湖光柳影,芳草绿树,翩翩学者,蔚为大观,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实乃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相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获批中宣部首批“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金融安全与行为大数据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西财智库”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高端智库。学校不断加强对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着力打造国家“金融智库”和“西部财经智库”。不断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提升合作交流质效,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勇担大学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