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广东高考物理类447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8-05 13:04:20

2025年广东高考物理类考生44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4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广东物理类44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广东高考物理类447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广东高考物理类44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广东高考物理类44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公办)、广州商学院(民办)、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民办)、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中外/港澳)、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民办),一共1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广东高考理工类44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广东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47分的院校一共有19所。其中公办院校14所,民办院校5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5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4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47/244961
2024广州商学院民办物理类本科447/244753
2024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民办物理类本科447/244946
2023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公办物理类专科447/223206
2023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物理类专科447/222452
2023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物理类专科447/223223
202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物理类专科447/228787
2022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民办物理类专科447/229981
2022广州工商学院民办物理类本科447/230009
在广东物理类44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广东高考物理类44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广东高考物理类44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1999年,广东景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创办了广东南大专修学院,200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以“快乐体育、时尚体育、交际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设有17个体育俱乐部,改革后,成果丰硕,多个项目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得冠军。2017年,我校毕业生梁超军在国际箭联室内射箭世界杯曼谷赛上,获得光弓男子个人18米冠军。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定期开设“名家讲坛”、“大学生讲坛”、每年举行技能大赛、读书文化节等活动,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2、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有46年办学历史,是全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历史最悠久的院校之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人,其中高职扩招学生9000余人。院校代码:12060,办学性质:省属公办,录取批次:专科。

我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党委获评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工作优秀组织奖、固本强基工程创新奖;先后获评广东省高校优秀“书记项目”1项,广东省高校“三型”党支部2个,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创建培育单位1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1个,全省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2项,广东省暑期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1项,广东省大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个;学校先后被授予广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学校、全国冶金高等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就业指导工作在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评估中荣获全省第四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省教育厅考核中获优秀等级。

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33年,是省属唯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8326人。学校前身是“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至今已有90年职业教育历史,1959-1963年和1978-1983年两段时期,曾开办本科职业教育。

学校实施“高水平社会培训服务能力建设计划”及“智慧型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打造优质高效社会服务品牌,持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赋能。依托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教育部财政部“职教师资优质省级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轻工联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直属基地、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广东省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广东轻工培训中心、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16个国家级、省级培训(继续教育)基地,设有专业、专门社会培训服务基地(机构、平台)50多个,面向社会社区、行业企业、乡村振兴及社会急需、产业前沿、特殊人群,积极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服务,近五年,非学历教育培训服务收入平均3000万元/年,非学历培训人次数超35万人次。与本科院校合作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及自学考试本科学历教育,在深圳、佛山、珠海、江门、肇庆、韶关、茂名等地设立15个校外教学点,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在读人数超3000人。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