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高考历史类考生32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2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贵州历史类32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贵州高考历史类32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贵州高考历史类32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公办)、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公办)、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公办)、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公办),一共520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贵州高考文史类32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贵州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24分的院校一共有14所。其中公办院校9所,民办院校5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4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专科 | 324/88191 |
2024 |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专科 | 324/88278 |
2024 |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专科 | 324/88295 |
2023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324/111470 |
2023 | 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 民办 | 文科 | 专科 | 324/111427 |
2023 |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324/111479 |
2022 | 南昌交通学院 | 民办 | 文科 | 专科 | 324/114409 |
2022 | 东营职业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324/114562 |
2022 |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324/114551 |
在贵州历史类32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贵州高考历史类32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贵州高考历史类32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陕甘宁蒙晋最具影响力城市——陕西省榆林市,国家级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学院占地近500亩,校舍建筑面积11.6万多平方米,专任教师141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35人,硕士以上学历(学位)31人。全日制在校生4000余人,学院下设能源化工系、智能工程系、现代服务系、汽车工程系、艺术教育系、医学系、基础教学部部六系一部,开设化工自动化技术、煤化工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机电设备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物联网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护理等专业,各专业均文理兼收,三年制和五年制并行。
2、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学校想方设法、积极争取新建了连接长临高速引线的通校道路,解决了二十年来“一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难题;牵头成立临汾职教集团、创建首个产业学院承办全省技能大赛、勇夺教师教学能力国赛一等奖,办成了过去多少年“一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入选省级“双高计划”建设项目,擘画升本蓝图,被列入临汾市“十四五”重点目标任务,激发起全校师生员工担当作为、争先创优的磅礴伟力;在《2020中国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评价》1176所高职院校排行榜中,学校位列第399名,较“十三五”初期跃升了近400名,在山西53所高职院校中攀升至第5名;学校“十三五”期间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赛项得分排行榜(《高职发展智库》2021年1月)中,位列全国第28名、全省第1名,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秉承临汾“全国花果城”的美誉,融合校园文化和职场技能展赏元素,创建花果文旅校园已成为跨界创新的一大作品。环境美与育人美相结合,学校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培育阳光学生,规范学生言行,提高学生素质,让文明成为校园最美的底色。
3、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素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之称的中国最美海滨城市、中国最宜居城市——青岛,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5年成立的私立青岛商科职业学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矢志追求,2002年在山东省青岛商业学校和山东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基础上创办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多元主体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牵头成立了全国现代住宿业、全国精品文旅、全国现代餐饮等5个全国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及中国(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现代商贸流通产教联合体等多个产教融合组织;校企共建了山东文旅产业学院等11个产业学院,与青岛文旅局共建了“青岛市旅游大数据中心”,牵头组建青岛市旅游智库;政行企校共建“山东省研学旅行研究院”等;建设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省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6个,入选山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山东省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等校企共建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