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云南高考理科451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10-22 13:52:51

2025年云南高考理科考生45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5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云南理科45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云南高考理科451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云南高考理科45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云南高考理科45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泉州师范学院(公办)、商丘师范学院(公办)、天津农学院(公办)、黄淮学院(公办)、怀化学院(公办),一共335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云南高考理工类45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云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51分的院校一共有22所。其中公办院校16所,民办院校6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泉州师范学院(预科)公办理科本二451/83415
2024商丘师范学院公办理科本二451/83415
2024天津农学院(预科)公办理科本二451/83415
2023云南师范大学(迪庆专项)公办理科本二451/69302
2023盐城师范学院公办理科本二451/69302
2023云南农业大学公办理科本二451/69302
2022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民办理科本二451/82215
202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民办理科本二451/82215
2022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民办理科本二451/82215
在云南理科45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云南高考理科45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云南高考理科45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商丘师范学院简介

商丘师范学院地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商丘市。商丘是殷商之源,华商之都,孔子祖籍,庄子故里,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诞生于此。学校办学文脉传承于1905年创办的“归德府中学堂”,办学历史追溯到1945年成立的河南省立商丘师范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为普通本科高校。

推进校市融合“5211”工程,与商丘市共建“5个院”“2个中心”“1个环学校创新创业产业带”“1个附属学校教育集团”。华商学院“企业家大讲堂”已成为市校合作培训名牌。实施科教融合“十百千万”工程,与十个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百家企业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开展千个校企合作项目,组织万名师生进企业参与研发服务。与商丘市规上企业共建研发中心45个,与130余家行业企业共建合作发展联盟。完成校企合作项目1675项,到账经费达3.4亿元。

2、天津农学院简介

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是一所以服务“三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办学定位的市属普通本科高校。2001年,天津市城乡经济学校并入该校。2006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首批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以农科为主体,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现代都市型农业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注重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建成农业农村部智慧养殖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天津市主要农作物智能育种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等40个跨学科、跨地域、多层次的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认定为天津市农村现代化研究中心、天津市级科普基地、天津市级引智基地和引智工作示范单位、天津市高校智库。此外,还建有产学研联合体28个,与11家企业联合共建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8项、省部级项目340项。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0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其中,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一等奖3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天津农学院学报》作为公开出版物,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和天津市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列为农业类重要刊源。2019年,学校作为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受到科技部通报表扬。

3、云南农业大学简介

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融入国家战略,坚持以人才培养与社会融合的大系统育人理念为导向,以多样化农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主线,以知识、能力、素质为要素,以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培养质量标准为核心,以支撑引领云南现代农业发展为己任,培养了一批批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办学初期,农业教育家汤惠荪、农学家张海秋、育种学家诸宝楚、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烟草学家徐天骝、生物统计学家昝维廉、园艺学家蔡克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先贤开创了边疆农大办学基业,先人风范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践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之校训。办学85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8万余名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专业人才。其中,水稻育种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归侨邓友成,献身彝区五十年,育成“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面积占云南省中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烟草育种专家、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李永平,育成“云烟85”和“云烟87”品种,推广面积占2007年全国烟草种植面积的56.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秀明,立足边疆苗岭壮乡,成为开创“三七之乡”支柱产业科技领军人;畜牧专家马崇文扎根基层第一线,成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功勋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李华春,为云南乃至全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动物疫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先进工作者胡明成,扎根昭通开展粮食作物科研与推广应用工作,支撑全市百万吨增产计划如期实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晋洪江,为金平县如期脱贫作出贡献;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获得者张可,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是小我融入大我的最直接的体现。多年来,在大健康、生物科技、农业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干事创业的优秀企业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云南省农业高级技术人员80%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站(所)负责人80%以上、县乡主管农业的领导80%以上是我校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占25%以上,他们既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又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孜孜以求,勤奋工作,为增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