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高考历史类考生58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8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广东历史类58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广东高考历史类58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广东高考历史类58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公办)、东北师范大学(公办)、华南师范大学(公办)、暨南大学(公办)、北京电影学院(公办),一共71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广东高考文史类58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广东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87分的院校一共有11所。其中公办院校11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 2024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87/4918 |
| 2024 | 东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87/5010 |
| 2024 | 华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87/4950 |
| 2023 | 西南财经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87/5364 |
| 2022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87/3200 |
| 2022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87/3084 |
| 2022 | 暨南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87/3153 |
| 在广东历史类58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
注:以上广东高考历史类58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广东高考历史类58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简介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首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一百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和“实干、报国、创新、卓越”东大文化,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彰显着自己的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在内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由东北大学统一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现有全日制统招在校本科生10400人,硕士研究生1206人,博士研究生80余人。学生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本科生录取分数连年增长,2022年,在招生的30个省份中,理工类20个省、文史类9个省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控制线100分以上;研究生招生一志愿录取率和录取毕业于“双一流”院校的学生比例连年大幅度提升。每年有超过50%的毕业生在央企、行业头部企业等重点领域就业,还有部分毕业生志愿投身西部、考取选调生、应征入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自建校以来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4万余名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2、东北师范大学简介
巍巍东师,根溯延安。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辽宁本溪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定址于吉林长春。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9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入选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9月,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科研强校,成果丰硕。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部委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等部委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10个。近年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其中材料科学领域2项、统计学领域1项、化学领域1项;获得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其中历史学领域3项、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1项。
3、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区现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一流本科课程18门、优秀教材19部,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54项,获评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8项,省级各类教师教学竞赛奖15项。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国际大学生创新、数学建模、软件创新、电子设计、智能汽车、节能减排、外语能力、“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等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185项,省奖110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