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考生多少分能上中国海洋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中国海洋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中国海洋大学在宁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国海洋大学
2025年宁夏高考考生要想上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04分左右(位次296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51分左右(位次10764名左右)。
1、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在宁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5分(位次2358),物理类为444分(位次12141)。
2、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在宁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3分(位次2298),物理类为454分(位次6152)。
3、2022年中国海洋大学在宁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3分(位次3657),物理类为425分(位次11314)。
注:以上只是宁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中国海洋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中国海洋大学在宁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15 | 2358 | 496 |
2024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69 | 583 | 496 |
2023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03 | 2298 | 488 |
2023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16 | 1706 | 488 |
2023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50 | 682 | 488 |
2022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483 | 3657 | 487 |
2022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489 | 3136 | 48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44 | 12141 | 432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72 | 7865 | 432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79 | 7092 | 432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529 | 2806 | 432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54 | 6152 | 397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67 | 4953 | 397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73 | 4444 | 397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84 | 3671 | 397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25 | 11314 | 412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52 | 7405 | 412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77 | 4754 | 412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90 | 3731 | 41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宁夏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海洋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中国海洋大学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
学校积极支持崂山实验室建设,协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持建设我国地球科学领域首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主持海洋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基地平台40余个。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