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高考历史类考生580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8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贵州历史类580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贵州高考历史类580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贵州高考历史类580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公办)、西南大学(公办)、中国戏曲学院(公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办)、江西中医药大学(公办),一共159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贵州高考文史类录取线为580分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3-2021年各大学在贵州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80分的院校一共有12所。其中公办院校12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3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80/3990 |
2023 | 西南大学(定向)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80/3979 |
2023 | 中国戏曲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80/4000 |
2022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80/4311 |
2022 | 上海政法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80/4403 |
2022 | 广东财经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80/4312 |
2021 | 广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80/5464 |
2021 | 西南石油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80/5584 |
2021 | 延边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80/5563 |
在贵州历史类580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贵州高考历史类580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贵州高考历史类580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中国戏曲学院简介
中国戏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戏曲学校,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学院以其专业最完备、培养体系最健全、优质师资最集中、输送高端专业人才最多、业内贡献最大,在全国戏曲教育领域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被誉为“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现有在校生2402人,其中研究生385人,本科生2017人;教职员工431人,其中专任教师278人。
在党中央和历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中国戏曲学院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戏曲教育,秉承“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弘扬“薪火相传、守正创新”的传统,始终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为全国各艺术院团、研究机构、艺术院校、艺术管理部门输送大批专业人才,为新中国戏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
2、上海政法学院简介
学校始建于1984年,历经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法学院等办学阶段。1993年起招收普通本科生,199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上海政法学院。2014年11月,学校划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管理,并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司法局共建。1956年,司法部在上海成立法律学校,1960年停办。1982年恢复建制,成立上海市司法学校、上海市司法干部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2008年,上海市司法学校整建制并入上海政法学院。
学校设有法律学院(调解学院)、经济法学院(丝绸之路律师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警务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和体育部等教学部门。
3、广东财经大学简介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起始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1997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在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将牢牢扭住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工作总目标,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建设的历史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应有的担当和贡献。